第10章 边疆捷报传,朝堂暗涌生(1 / 2)
刘邦咽下最后一口冷狗肉,顺手抓起桌上的凉茶灌了一大口。茶水冰得他打了个激灵,但他不在乎,抬手就拍了下青铜传讯钮:“张良、韩信,东阁见。”
话音刚落不到两分钟,张良推门进来,手里拎着块闪着蓝光的数据板,眉头微皱。紧随其后的是韩信,靴子上还沾着泥,一看就是从校场直接赶来的。
“边境有动静了。”张良把数据板往桌上一放,“今早六点十七分,左贤王营地升起了咱们送过去的婚旗,仪式视频也传回来了——人到场,礼行了,聘金确认入库。”
韩信接过板子扫了一眼,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但他们骑兵训练频率比上周高了百分之三十,新兵营夜里灯火通明,三座烽燧进了战备一级。”
“意思是?”刘邦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着扶手。
“表面接和亲,背地里没放松。”韩信用笔尖点了点地图,“他们不是信你,是信钱。第二期嫁妆还没到账,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邦咧嘴一笑:“挺好,说明这‘贷款和平’还能再撑几天。”
正说着,门外小太监捧着红漆托盘进来:“陛下,朝会上递上来的捷报,百官都请您登殿宣读,庆贺边疆安宁呢。”
刘邦瞥了那托盘一眼,没伸手:“让他们先乐会儿?”
“差不多。”张良冷笑一声,“我查过原始密报,根本没提‘和平达成’,只说‘仪式完成,敌情未降级’。这份捷报是礼部牵头美化过的,说是稳民心、提士气。”
“士气?”韩信嗤笑,“他们是想把假消息当真事来信了吧?”
刘邦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行啊,那就让他们再热闹点。”
他起身走到墙边按下按钮,全息屏唰地亮起,北境地形图铺满整面墙。他指着缓冲区一带:“传令下去,第二期嫁妆追加黄金一千斤,五铢钱十万贯,三日内启运。”
张良一愣:“您真要加钱?”
“不加钱怎么钓鱼?”刘邦眯起眼,“我倒要看看,谁脸上笑得最欢,心里骂得最狠。”
当天下午的朝会上,刘邦当众宣布追加赏赐。果然,群臣山呼万岁,几个老臣虽然嘴角抽了抽,还是跪下磕头,喊得比谁都响。
可刘邦看得清楚——御史中丞低头时眼皮跳了一下,户部侍郎接旨的手指微微发抖,还有那个新提拔的兵部主事,全程没抬头,死死盯着自己鞋尖。
散会后他没回寝宫,拐进御书房,从袖子里掏出个热乎乎的油纸包。打开一看,酱香扑鼻,是刚出炉的狗肉。
他咬了一口,闭上眼,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
“狗肉社交系统激活”
说服力+200%
正在扫描近72小时官员言行数据……
关联分析中……
生成《忠诚度波动名单》——
七个名字跳出来,红字标注:高风险。
刘邦一条条往下看。最上面是礼部尚书,接着是御史中丞,还有一个名字让他顿了下——太常寺少卿,吕雉的远房表弟。
“呵,连家里人都开始晃了?”他低声嘀咕。
正想着,萧何匆匆赶来,脸色不太好:“陛下,刚查了禁军新兵名录,有两个名字不对劲。一个是御史中丞的侄子,另一个是户部侍郎的外甥,三天前通过‘功勋子弟特招’进了宫卫队。”
“安排在哪?”
“东华门轮值,今晚上岗。”
刘邦点点头,没发火,也没下令抓人:“让萧大人去办吧,别惊动。”
萧何懂了,转身就走。
半个时辰后,一道调令发到后勤司:因粮仓人力紧缺,紧急抽调两名新兵支援城南转运工作,即刻报到。
人被悄无声息地调走了。
但刘邦知道,这只是开始。
夜里,他召来周勃和夏侯婴。两人都是老兄弟,一句话不用多说,进门就抱拳:“您吩咐。”
“从今晚起,沛县出来的那批老弟兄,轮流进宫值宿。”刘邦指了指耳室,“床我都让人铺好了,饿了有饭,困了躺会儿,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