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石碑流泪(1 / 2)
第四百七十七章石碑流泪
子夜的雨,是从仙域结界缝隙里漏下来的。
起初只是星子般的冷雨丝,黏在玄铁铸成的信誉碑上,顺着碑身镌刻的云纹蜿蜒而下。守碑人老松正裹着浸了松针香的棉袍打盹,鼻尖忽然触到一丝异样的凉——不是雨夜里该有的湿冷,倒像是有活物在碑石上轻轻呼吸,把水汽都凝在了石面上。
他猛地睁开眼,昏花的老眼在雨幕里骤然亮了。
信誉碑在哭。
那不是雨水顺流而下的模样。碑身中段,靠近“云澜”二字的地方,石缝里正缓缓渗出晶莹的露珠,一颗接一颗,顺着名字的笔画滚落,在碑底积成小小的水洼。水珠落地时没有寻常雨水的“嗒”声,反倒像极了人压抑的啜泣,轻得几乎要融进风声里。
老松踉跄着扑到碑前,枯瘦的手指抚过碑石。玄铁混着天外陨砂铸成的碑身,本该是常年冰寒坚硬,此刻竟透着一丝温热,像极了活人肌肤的温度。他这双守了碑三百年的手,摸过无数次碑上的名字——有仙族长老的,有妖族将领的,有人类修士的,每一个名字都带着各自的灵力印记,或雄浑或清冽。可此刻,“云澜”二字的金纹正慢慢黯淡,像是燃到尽头的烛火,连边缘都开始泛出灰蒙的色泽。
“不好了!云澜仙尊的名字要淡了!”老松的喊声被雨声撕得支离破碎,却像惊雷般炸响在守碑谷里。
守碑谷是仙域各族共设的圣地,信誉碑更是仙域的根。碑上每一个名字,都是各族公认的“信者”——或守过仙域结界百年,或救过万众生灵,或一诺千金至死不悔。名字在,人便在;名字淡,人便要归墟了。
第一个赶过来的是青丘狐族的少主白凤九。他本在谷外的枫林里练剑,听闻喊声时,狐尾还沾着未干的枫叶汁,脚下的流云靴踏过积水,溅起一路银亮的水花。“老松伯,怎么回事?”他话音未落,目光落在碑上“云澜”二字时,狐耳猛地耷拉下来,“怎么会是云澜仙尊?他前日不还去西山帮我们修补结界了吗?”
白凤九记得清楚,前日午后他在西山结界处遇见云澜,仙尊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道袍,手里握着半块啃剩的野果,笑着跟他说:“今年的霜叶红得早,等过些日子,我带你去摘最甜的野枣。”那时的云澜,眉眼间虽有皱纹,可眼神清亮得像山间溪流,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归墟的模样。
“仙尊今年该有九千岁了吧?”老松的声音带着颤,“仙族寿元虽长,可九千岁也到了大限。前几日他还来碑前坐了半晌,说想念当年一起守结界的老伙计,我还以为只是寻常怀旧……”
说话间,雨势忽然大了。信誉碑上渗出的露珠越来越多,顺着“云澜”二字的笔画蜿蜒,竟在碑面上汇成了小小的溪流。更奇的是,那些露珠落地后,竟没有渗入泥土,反而在碑前凝成了一层薄薄的水镜,隐约能看见些模糊的画面——有穿着战甲的修士在结界上厮杀,有抱着受伤幼兽的身影在山林间奔跑,还有在月下教孩童识星图的侧影,每一个画面里,都有个穿青布道袍的身影。
“是云澜仙尊的记忆。”白凤九蹲下身,指尖轻触水镜,画面里顿时传来熟悉的声音——是云澜教孩童认星时的语调,温和得能化开冬雪,“这颗是守界星,只要它亮着,仙域就安稳。”
他的声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妖族的熊罴族长,扛着一捆还带着露水的灵植,身后跟着一群族里的老弱;接着是人类修士的代表,手里捧着个木盒,里面装着云澜当年亲手绘制的结界图;再后来,连常年闭世的龙族长老都来了,龙须上还挂着水珠,手里握着一颗千年暖玉——那是当年云澜救过龙族幼崽时,龙族赠予的谢礼,云澜一直说“留着没用,不如给需要的人”,却被龙族长老硬劝着收下了。
“我刚从云澜仙尊的洞府过来,”熊罴族长的声音粗哑,眼眶通红,“洞府里的灯还亮着,桌上放着他给各族准备的草药,还有给凤九少主的野枣干……他什么都没说,就像只是出门散步一样。”
人类修士代表打开木盒,里面的结界图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哪里容易破损,哪里需要加强灵力,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当年仙尊为了补东海结界,在海里泡了三个月,灵力耗损大半,落下了畏寒的毛病。可去年冬天,他还顶着风雪去北境帮我们修结界。”
龙族长老把暖玉放在碑前,玉光映着碑上的露珠,竟让那些黯淡的金纹微微亮了些。“他救过我们龙族的幼崽,我们要送他万年冰晶,他说‘不如给守结界的修士做暖炉’;我们要给他筑仙府,他说‘有棵树遮雨就够了’。这样的人,怎么就要归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