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318章 大燕王朝(三)

第318章 大燕王朝(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而,就在大燕王朝一片繁荣景象之时,一场潜在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永宁二十二年,太子杨恒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岁。太子的离世让杨昀悲痛欲绝,也让朝堂陷入了混乱。按照大燕的继承制度,太子去世后,应从其他皇子中选拔新的太子。杨昀共有三个皇子,次子杨恪、三子杨恂、四子杨休。其中,次子杨恪才华横溢,深受文臣的拥护;三子杨恂勇猛好战,得到了武将的支持;四子杨休则性格温和,与世无争。

太子之位的空缺,让朝堂分为了两派:以吏部尚书王肃为首的文臣派,支持杨恪为太子;以大将军夏侯霸为首的武将派,支持杨恂为太子。两派之间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朝堂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杨昀深知,太子之位的争夺若不及时解决,必将引发朝堂的分裂,甚至可能导致内战,危及大燕的江山社稷。他召集众臣在太极殿议事,说道:“太子离世,朕心悲痛,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商议新太子的人选。诸位卿家有何看法,尽管直言。”

王肃率先说道:“陛下,二皇子杨恪聪慧过人,精通儒学,深得民心,若立为太子,必能继承陛下的治国理念,守护大燕的太平盛世。”

夏侯霸则反驳道:“陛下,三皇子杨恂勇猛善战,熟悉军事,若立为太子,必能守住大燕的边疆,抵御外敌的入侵。如今边疆虽暂时安定,但潜在的威胁仍在,立一位懂军事的太子,对大燕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杨昀沉默良久,说道:“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但太子不仅要具备才华,更要具备仁心与智慧,能够平衡朝堂各方势力,团结众臣,共同治理天下。二皇子杨恪虽有才华,但过于温和,缺乏决断力;三皇子杨恂虽勇猛善战,但性情急躁,容易冲动。四子杨休虽性格温和,但缺乏主见,难以担当大任。”

众臣闻言,都沉默不语。就在这时,御史大夫王祥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有一建议。不如暂时不立太子,从皇子中选拔贤能者,让他们协助陛下处理朝政,考察他们的能力与品行。待日后时机成熟,再立贤能者为太子。这样既能避免朝堂的分裂,又能选拔出真正适合的继承人。”

杨昀认为王祥的建议可行,便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让杨恪、杨恂、杨休三位皇子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分别负责文治、军事、民生事务,并命重臣对他们进行监督与考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三位皇子各自施展才华,协助杨昀处理朝政。杨恪负责文治事务,他重视教育,推广儒学,选拔优秀的文人担任官员,进一步推动了大燕的文化繁荣;杨恂负责军事事务,他加强军队训练,整顿军纪,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还亲自率军巡视边疆,震慑了潜在的敌人;杨休负责民生事务,他关心百姓疾苦,推行惠民政策,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深受百姓的爱戴。

经过三年的考察,杨昀发现,三位皇子各有所长,但也各有不足。杨恪缺乏军事才能,难以应对边疆的危机;杨恂缺乏政治智慧,不懂得如何平衡朝堂各方势力;杨休则缺乏领导能力,难以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杨昀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必须尽快确定太子的人选,以确保大燕王朝的稳定传承。

就在杨昀犹豫不决之时,边疆传来急报——漠北的柔然部落崛起,率领五万骑兵袭扰大燕的并州边境,劫掠了大量的人口与牲畜。消息传到洛阳,杨昀立刻召集群臣与三位皇子商议对策。

杨恂主动请缨,说道:“父皇,儿臣愿率领大军前往并州,击溃柔然部落,保卫边疆。”杨恪则说道:“父皇,柔然部落来势汹汹,不可轻敌。儿臣建议,先派遣使者前往柔然部落,了解他们的意图,同时加强边境防御,待摸清敌情后再出兵不迟。”杨休则说道:“父皇,无论是否出兵,都要确保边境百姓的安全,尽快将受灾百姓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为他们提供粮食和住所。”

杨昀看着三位皇子,心中已有了主意。他说道:“此次柔然来袭,事关边疆安危,需文武配合,多方兼顾。朕任命杨恂为行军大元帅,率领三万大军前往并州抵御柔然;杨恪负责统筹粮草供应,确保大军的后勤保障;杨休负责安抚边境百姓,转移受灾群众。三位皇子需同心协力,共同应对此次危机。”

三位皇子领命后,立刻行动起来。杨恂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前往并州,抵达边境后,他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先派人侦查柔然军队的动向,了解他们的兵力部署与粮草供应情况。杨恪则在后方积极调配粮草,组织运输队伍,确保粮草能够及时送达前线。杨休则亲自前往边境,安抚百姓,组织百姓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为他们搭建临时住所,发放粮食和布匹。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杨恂摸清了柔然军队的情况。他发现,柔然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粮草供应不足,且军纪涣散。杨恂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派遣少量骑兵前去挑战,故意示弱,引诱柔然军队进入预设的埋伏圈。柔然首领果然中计,率领大军追击,进入了杨恂预设的埋伏圈。杨恂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柔然军队顿时陷入混乱。杨恂亲自率领大军发起猛攻,柔然军队大败,仓皇逃往漠北。

经此一役,三位皇子的配合十分默契,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杨昀看到了三位皇子的成长,也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团结。他意识到,大燕的未来,需要三位皇子的共同努力。杨昀召集众臣与三位皇子,说道:“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立杨恪为太子,继承大燕的皇位。杨恂封为大将军,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杨休封为司徒,负责全国的民生事务。三位皇子需同心同德,互相扶持,共同守护大燕的江山社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