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命理探源【译注】 > 议论三十二则(十六)

议论三十二则(十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原文:

郁离子云:天地之呼吸,吾于潮汐见之。祸福之素定,吾于梦寐之先兆见之。同声之相应,吾于琴之弦见之。同气之相求,吾于铁与磁石见之。鬼神之变化,吾于雷电见之。阴阳五行之消息,人命系其吉凶,吾于介鳞之于月见之。祭祀之非虚文,吾于豺獭见之。天枢之中,吾于子午之针见之。巫祝之理不无,吾于吹蛊见之。三辰六气之变,有占而必验,吾于人之脉色见之。

译文:

郁离子说:天地的呼吸,我从潮汐的涨落中观察到。

祸福的预先注定,我从梦寐的先兆中察觉。

相同声音的相互应和,我从琴瑟的弦音中体会。

相同气息的相互吸引,我从铁与磁石的感应中见证。

鬼神的变幻莫测,我从雷电的轰鸣中感知。

阴阳五行的消长变化,人命与之关联的吉凶,我从鱼类随月相的变化中发现。

祭祀并非空洞的仪式,我从豺獭按时祭祀的行为中明了。

天枢星的方位,我从磁针的指向中确定。

巫祝之术并非虚妄,我从吹气施蛊的现象中领悟。

日月星三辰与六气的变化,占卜必有应验,我从人的脉象气色中验证。

注解:

此段通过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类比,阐释"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

潮汐与天地呼吸的关联,体现古代宇宙观中"天人同构"的理念。

豺獭祭祀出自《礼记·月令》,豺祭兽、獭祭鱼被视为顺应天时的礼仪象征。

吹蛊指巫祝通过吹气施放蛊毒的巫术,反映古代对超自然力量的认知。

介鳞随月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地行训》,描述鱼类活动与月相的周期性关联。

子午针即指南针,其指向功能在明代航海技术中已广泛应用。

这些例证共同构建了刘基"观着知微"的认识论体系。

原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