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脉象(2 / 2)
说到此处之时,马仙洪总觉得毕渊毕老爷不像是个医家,倒像是个说评书的,便就十分‘捧场’地点了点头,又伸了伸手,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毕渊也或许是对自家门派的手段颇为自傲,便说道:“【鬼门针】过往三十五脉,三年一小聚,十年一大会,技法自会交融,疑难杂症亦是如此,见闻、秘事、病历的分享更是不在话下,所以……很多常人难见的病我们都见过。”
“虽然……清朝之时,因为一温姓祖师糜乱,使我这一门全全遭了难,丢了不少祖传秘传,但是如今剩下来的学识,还是不少的。”
说罢,毕渊又正色了一些,仿佛是铺垫了许久,终于要到了关键处。
他继续说道:“教主,和您说这么多【鬼门针】往事,也没别的意图,亦只是想让您一会儿多信一番。”
“我【鬼门针】一道,于春秋时便有祖师作为宫廷医师施展手段,流传至今,见过的脉象、心象不计其数,教主您的症状数百年都难遇,可我这一门传了两千多年,自然也是见过的。”
“之前和您说北齐高家,便就是因为……高家那一家子疯人皇帝的脉象、心象,便就是和您如今的症状很像。”
马仙洪虽然只是个学识渊博的异人工匠,不是什么历史学者,但是北齐高家那几位皇帝实在是‘疯’名远播,他也是知晓的。
所以,他听了毕老爷的话,便就知道了对方的意思,不禁猛皱起眉头说道:“和他们相似”
“我也只是头疼,并未做什么疯魔之事……总不至于以后和他们一样吧”
毕渊听后,也只是笑了笑,抬手虚按,说道:“教主,且莫急,先听我说完。”
“整个南北朝时期,疯魔遍地,虽有风气之因,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异人。”
“异人”马仙洪皱起了眉头,说道:“我只知道南北朝有佛敌之事,其余……并未听说那时候有哪方异人势力太过出彩,站上舞台的呀”
毕渊点了点头,便就笑着继续说道:“教主,对于同一段历史,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一样,归根到底是他们所处的角度不同。而从医者的角度去看嘛,自然是一种你们难以理解的‘景象’……”
“虽然和我们如今的民族策略不太相符,但是当时的胡、汉还是割裂严重的。”
“胡人靠着中土内斗衰弱,继而靠巫祟灵法引兵进了中原,当了皇帝。不过……”
“或许是中土太过美好,进了‘城’的胡人,就不愿意管自己叫胡人了,甚至开始与汉人皇帝相同,开始抵御塞外的‘胡人’来。”
“也因此……这帮进了城的胡人,失去了巫灵庇护。而为在那个异人称雄的时代维护自己的安全,他们又大兴佛教。”
“但是……佛教的兴盛又影响了统治,随后那乱世的皇帝们又都开始灭佛。”
“最后的结果便是……一帮不受道教拥护的帝王们,亦不受巫、佛庇护,最终成了江湖异人法术的‘试验田’。”
说到这里时,毕渊又唏嘘了几分,说道:“虽然把他们的疯子行径都归到异人头上有些太偏驳,但是如说有异人影响的原因,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便是我那些鬼门针一脉的先祖,通过‘病历’传递下来的‘野史’。”
“当然……或许对于你们普通人来说,是‘野’了些,但对我们医家,看过去却是无比正常。”
说到这里时,毕渊盯着马仙洪的面目顿了顿,就又继续道:“而南北朝里,疯人辈出的北齐高家则是我那些祖师所记的重中之重。”
“他们高家的皇帝,无一不是疯子,暴虐、杀戮、淫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但若是归因的话……高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疯子,而疯的那些却正好是高欢之妻【娄昭君】的后代。”
“而我那位祖师,正巧给娄昭君与那几位皇帝都看过病。”
“所以……我说您的脉象、心象与北齐那些人相似,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所记载的。”
说到这里时,毕渊皱了皱眉,又闭上眼回忆了一番,说道:“虽然……古语放到现在终究会有些渐变了含义,但大体是不会出错的。”
“按我那些先祖记载,那位外号‘龙母’的娄昭君早年间曾被人以无名之法,用红炁覆盖至全身,虽被人制止,却也是大病一场。”
“而后……她生的,高家的那些皇帝,则是各个俊秀异常,但性情乖戾、暴虐,时常眼泛蓝光。”
马仙洪听到毕老爷的话,心中不禁咯噔了一声,五、六息以后,他才张开嘴巴,想要出声去问些什么。
但……他那嘴刚张到一半,又见对面的毕老爷准备发声,便就又把嘴合上了,伸手示意对方先说。
毕渊见状,便就再度喝了一口茶水,说道:“南北朝疯人遍地,使人癫狂的异人手段更是数不胜数。但像高家这种,以族生变的,即便我那位祖师便察过往书籍,也未见到相似之人。”
“尤其,其特殊之处在于……如果记录没错,即便算上那几位疯皇帝,他高家也只有娄昭君一人曾遭受过成功的袭击。”
“而只一次袭击,就可影响子孙后代,这是何等可怕。但在那之后,我的那些祖师便就没再见识过相似的状况了。”
“直到我这代,直到昨天,我才见到第二次。”
说到这里时,毕渊又抓起胡子,抬头望去,悠悠念道:
“观其外,心境恬然,无躁怒忧思之形。然切其脉,见脉来沉滑而迟,沉为病在里,滑主痰浊内蕴,迟则阳气郁滞。”
“心主神志,痰浊暗生则蔽阻心窍,阳气郁而不宣则神失温通,虽外显平和,实乃痰浊困神、神志内闭之象。”
“故,【久则神识昏蒙、情志淡漠、不认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