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设备异常警报(1 / 2)
屏幕右下角那个小小的黄色闪烁,凌晨的技术支援中心,我放下刚归档的文件,光标移到那个状态标识上,‘7号温控试验台’。
记录显示:03:20:15,状态异常(代码:E-107),持续0.8秒。
不是误报?E-107,设备内部温度传感器通讯短暂中断。这玩意儿,说大不大,温控精度要求是高,但0.8秒……能影响啥?
电话直接拨到设备维护值班室。“维护组,小王。”
“小王,我是技术支援中心孙琳。刚系统记录,7号温控台,03:20:15,E-107报警,持续0.8秒。”
“后台日志显示什么了?”我问道。
电话那头传来敲键盘的操作音。“稍等,孙姐……查到了。”
“日志记录:主传感器通讯丢包一次,确实是0.8秒。”
“备用传感器即时补位,温控曲线没断,波动在允许范围内。报警阈值设得敏感了点吧?”
“波动值多少?”我追问。
“呃……最大偏离设定值0.3摄氏度,瞬间的事儿,马上就拉回来了。”
“设备现在运行状态全绿,稳定得很。”
小王的声音带着点儿被吵醒的含糊,“孙姐,这种瞬时丢包,以前也有过,可能是线路轻微干扰?”
“重启下设备通讯模块就好了。现在半夜,要不明天一早处理?”
“瞬时丢包,波动0.3度,设备记录在案了吗?”我手指点着桌面。
0.3度,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材料试验来说,不算小数目,哪怕只有一瞬。
“啊?设备运行日志里没自动记这种瞬时波动细节,只记了异常报警事件和恢复。”
“温控数据流倒是连续的,要看具体数据包才能拉出那零点几秒的偏差。”小王解释道。
“明白了。这样,小王,把这次报警事件按规程录入维护日志,时间、代码、持续时间、初步判断都写上。”
“明天第一件事,带工具去7号台现场,重点检查主传感器连接线缆接口,有无松动、氧化迹象。”
“设备运行日志里没记波动值,但数据流里有,对吧?”
“把03:20:15前后一分钟的温控原始数据包,完整导出备份到指定安全服务器,我这边做一次冗余存档和分析。”
“啊?孙姐,就这0.8秒的事儿,还要导数据包?”小王的声音透着惊讶,“那数据量不小啊,就为这点偏差……”
“对,就为这点偏差。”我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温控精度是试验数据的命根子,0.3度的瞬时偏差,在特定敏感阶段,可能直接影响材料性能判断。”
“规程有要求,任何设备异常,无论是否影响结果,相关数据必须留存备查。执行吧,做完告诉我一声。”
“……行,明白了孙姐。我这就录日志,数据包明早导出备份。”
“好,辛苦。保持联络。”我挂了电话。
我调出7号温控台关联的试验项目信息。这是赵工他们组的新材料疲劳测试,已经跑了快一周,接近尾声。
这个节骨眼上,设备来这么一下……希望真是线路问题。
我按照标准流程,在技术支援中心内部的工作日志系统里,也详细记录了这次报警事件:
时间、设备编号、异常代码、持续时间、与维护组沟通情况、数据备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