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设备异常警报(2 / 2)
最后,我在“备注”栏敲下:“需关注明日维护排查结果及数据包初步分析。”
刚确认提交日志,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陈主任办公室。
“主任?”我立刻接起。陈国强主任很少这个点来电话。
“小孙,还没休息?我看到系统提示,7号温控台有报警?”
“是,主任。03:20:15,E-107报警,主传感器通讯丢包0.8秒。已联系维护组小王,按规程处理了。”
“波动0.3度,我让他们备份了前后一分钟原始数据包做冗余分析。”我快速汇报。
“嗯。”陈主任应了一声,“0.3度瞬时波动,在试验允许范围内,但出现在疲劳测试后期,值得留个心眼。”
“数据包备份做得对。明天盯着点小王的排查结果,线缆接口是重点。另外。”他顿了顿。
“最近网络安全态势通报看了吧?提醒赵工他们组,对关键设备的数据流,多一份警惕没坏处。”
“原始数据包,你也过一遍眼,看有没有……除了温度以外的‘异常点’。”
“明白,主任。我会仔细核对数据包内容。”陈主任的话总是点到即止。
网络安全态势通报……上周才强调了APT攻击可能伪装成设备故障或误报,进行初步试探或埋设后门。
7号台虽然“非核心”,但连着赵工的关键项目。
“好。你也抓紧时间休息会儿,明天事儿不少。”陈主任说完就挂了。
放下电话,凌晨的困意被彻底驱散。屏幕上的7号台状态标识,依旧是一片安稳的绿色。
我调出报警时的系统日志详情页,目光锁定在时间戳上:03:20:15
我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右下角的时钟。距离报警发生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分钟。
我点开这台设备的历史报警记录。E-107级别的通讯丢包报警,近三个月只发生过三次。
前两次间隔都很长,一次在下午设备启动自检时,一次在周末例行维护重启后。像这样发生在凌晨运行中段的,是第一次。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取了7号温控台所在试验区域的内部监控画面回放。
时间轴拉到03:20:00到03:20:30。画面很安静,只有设备指示灯规律的闪烁。
03:20:15前后,没有任何人员接近,也没有明显的环境扰动,排除了物理干扰的可能性。
那问题大概率还是在设备本身或者……网络上?
我又打开内部网络状态监控面板。这个时间段,整个内部网络的流量都很平稳,没有异常峰值或丢包记录。
但陈主任的话时刻警醒在脑子里——“除了温度以外的‘异常点’”。
我盯着屏幕,导出的数据包是设备传感器发出的原始二进制流。
按照规程,我明天需要做的是格式校验和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本身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没出错。
但如果……问题不是出在数据本身的内容(温度值)上,而是隐藏在数据流里的某些“额外信息”呢?
比如,一个刻意设计的、微小的通讯延迟,用来传递某种信号?或者……试探系统的反应?
现在想这些太远了,先等拿到数据包再说。
屏幕的光映在脸上,凌晨的寂静里,只有鼠标点击和键盘敲击的声响。
那0.8秒的黄色闪烁,此刻在我心里,投下的影子比黑夜还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