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信息孤岛(1 / 2)
我看着屏幕上又一个“文件传输失败”的提示,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最后一遍确认键。
结果一样,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因为技术部那边系统的小版本更新,导致我们支援中心提交的标准文档包被他们的接收端口拒之门外。
这并不是大问题,每次打个电话,两边技术人员沟通个十几二十分钟总能解决,但次数多了,耽误的是项目进度。
“小梁。给赵工组的技术接口人打个电话,就说数据包又卡住了,让他们检查一下接收设置,跟上次的情况可能一样。”
梁卓如应声拿起电话。我听着她熟练地复述问题,心里那点烦躁却挥之不去。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北峰航空发展到今天,规模大了,部门多了,可各个部门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好像也越来越厚。
科研、生产、质量、支援、采购……每个部门都像一座信息孤岛,守着自家的数据和流程,互通有无靠的是最原始的电话、邮件,甚至跑腿。安全是安全了,可效率呢?
下午的月度协调会,印证了我的担忧。
“下一个议题,‘利剑计划’下一阶段的跨部门协作流程。”王总翻着文件,“技术部,你们先说说数据交付节点。”
赵工语气带着惯常的严谨,“王总,我们这边的仿真数据已经按节点生成了,但每次传输到检测中心进行实物比对。”
“这样总会因为格式问题或者网络延迟耽误很多时间。检测中心那边的系统比较老,兼容性是个问题。”
检测中心的负责人张雨立刻接话:“赵工,不是我们系统老,是你们的数据包越来越大,加密层级也深,我们的解析服务器处理起来需要时间。”
“而且,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内部网络传输的权限审批流程就得走一天,这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负责采购的金总插话进来,说的是另一件事:“说到节点,我们这边也头疼。”
“给‘黄河电子’的新一批芯片采购规格书,技术部上周五下班才发过来,要求我们本周内完成招标备案。”
“这时间也太紧张了,供应商资质审核、比价议价,哪个环节不需要时间?光是走内部用章流程,没两天都下不来。”
质量部的韩云天叹了口气:“我们更难。生产线的质检数据要实时反馈给技术部做工艺调整。”
“但现在系统不联通,靠人工录入报表,再邮件发送,一来二去,最佳调整窗口可能就错过了。”
“上次三车间那个部件公差的问题,不就是因为信息传递慢了半拍,导致小批量返工?”
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充满了抱怨和无奈。
每个部门都有充分的理由,每个环节都看似无解。我听着,心里那个念头越来越清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安全问题固然是生命线,但绝不能成为效率低下的借口。我们需要一种新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打通这些壁垒。
“各位领导。”我清了清嗓子,“我有个想法,可能不成熟,想请大家听听。”
王总看向我:“孙主任,你说。”
“我们目前各部门信息交互的方式,就像在一条条孤立的河道里划船,想过到对岸,得靠摆渡,效率低,还容易出错。”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搭建一座‘桥’?一座在严格权限管控下的、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
“共享平台?”保卫处的徐浩第一个皱起眉头,“孙主任,信息安全是高压线。”
“平台意味着更大的接入点,更多的风险。现在的隔离状态虽然效率低点,但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