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传帮带的延续(1 / 2)
我翻看着高柏龙的入职培训记录,“保密规章笔试,满分。”
站在我办公桌对面的年轻人,嘴角有丝压不住的得意。“孙主任,这些规章手册我反复看了很多遍,都背熟了。”
我合上文件夹,抬头向看他。这张脸还带着校园里的青涩,眼神里有种属于顶尖学府的自信,哈军工的博士,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但在这里,光有文凭远远不够。
“背熟。”我重复着他的话,语气刻意严肃起来,“不等于做到。”
高柏龙脸上的得意淡了些,似乎有些不解。“主任,您的意思是?”
“安全,保密。”我站起身,拿起桌角的内部通行证,“在这里,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它是肌肉记忆,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是哪怕你半夜被叫醒,下意识反应也不会出错的本能。”
他愣了一下,“肌肉记忆?”
“对。”我绕过桌子,走到他面前,“理论考满分,只代表你进了门。”
“真正的考场,在车间,在机房,在每一次和外协单位打电话的细节里。”
我指指门口,“从今天起,别泡在办公室看资料了。跟我下车间,看现场。”
高柏龙立刻跟上我的脚步,语气带着点急于证明自己的迫切。
“主任,我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在校期间我们也参与过涉密项目,流程我都清楚……”
我打断他,“学校的项目,和这里不一样。这里每一张图纸,一组数据,甚至一个零部件的供应商信息,都可能被盯上。”
我侧头看他,“你导师没告诉你,出了校门,就得把学校里的那套‘清楚’先放一放?”
他没立刻接话,跟在我身边走进电梯。
“主任,”他声音放低了些,“我只是想尽快熟悉业务,投入工作。”
“想尽快投入工作是好事。”我看着楼层数字跳动。
“但方向不能错。北峰不是让你来炫技的地方,是让你来成为一颗可靠螺丝钉的地方。”
“先确保自己这颗螺丝不会松,不会生锈,不会被人轻易拧走,再说其他的。”
走入车间,数控机床轰鸣着,旁边是师傅们忙碌的身影。
我领着他穿过安全通道,在一台正在装配的设备前停下。三车间主任周平原正皱着眉头,对着手里的装配清单核对。
“周主任。”我打招呼。
老周抬头,看到我,又瞥了眼我身边的高柏龙,点了点头:“孙主任。”
他语气一如既往的直来直去,“新来的高材生?”
“高柏龙,新分到我们中心的博士。”我介绍着,“带他来现场看看。”
高柏龙赶紧上前一步:“周主任您好。”
老周“嗯”了一声,注意力又放回清单上,手指点着一处。
“这个力矩参数,记录的人笔迹有点潦草,差点看错。这要是拧上去,差一点都是大事。”
我凑过去看,果然,数字写得有些连笔。“哪个环节记录的?”
“三组小张。年轻人,毛手毛脚。”老周抱怨了一句,随即拿出笔,工工整整地在旁边重新标注清楚,“回头得再说说他。”
我看向高柏龙:“看到没?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笔误,如果在最后校验环节没被发现,可能导致整个部件安装不到位。”
“轻则影响性能,重则留下安全隐患。而这,还只是最表层的问题。”
高柏龙神情认真了许多,盯着老周手里那张被反复核对的纸:“如果……”
“如果这个错误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者流传出去……”
“对。”我点头,“敌人不会只盯着核心。他们更乐意从这些看似边缘的环节入手,一个错误的参数,一段不规范的记录,都可能成为他们攻击或质疑我们整体技术水平的突破口。”
“安全链条,没有哪一环是次要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物料暂存区。
我随手拿起一个待装配的小零件,标签上清晰印着批次号和供应商代码。
“黄河电子,我们的老伙伴了。”我指着代码对高柏龙说,“但即便是他们,每一次送货,从资质文件到实物验收,都有严格流程。”
“任何一次跳过流程,都可能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空隙。”
“别有用心的人?”高柏龙低声问。
“一个代称,代表所有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力量。”我没有深入解释。
“你要记住,在这个厂区里,看不见的较量每天都在发生。你的每一个操作,每一次记录,每一次沟通,都是在为这条防线添砖加瓦。”
他沉默地跟着,目光扫过车间里每一个工位,每一次交接,每一次签字确认。
之前的轻松自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的审视。
回到办公楼走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感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