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44章 商贩李二

第144章 商贩李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u001a中兴侯的背后那个人一定是陛下啊!

这件事情如果仔细地往深处想一想,往复杂了琢磨琢磨,实在是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心里面那种惊讶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像是被一块巨大无比沉重的大石头死死地压住了一样,沉甸甸的。

那份重量坠得人简直直不起腰来,连呼吸都觉得异常困难,胸口闷得发慌,越想下去越觉得害怕,越想下去越觉得这件事情真是不可思议到了极点,整个人的思绪都乱成了一团乱麻,完全理不出任何头绪来。

脑袋里面嗡嗡作响个不停,一片混乱不堪!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眼前旋转,脚下的地面也变得软绵绵的,站都站不稳了,眼前一阵阵发黑,耳朵里也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了。

整个人就像飘在云端,又像沉在深水底,浑浑噩噩的,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真实了,仿佛置身于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之中,想要挣脱却又无力挣脱,只能任由那沉重的感觉将自己一点点吞噬。

那感觉黏稠得如同化不开的墨汁,一点点渗透进四肢百骸,连指尖都感到一阵阵发麻。

听到这个说法,在场的几个人瞳孔都猛地一下子收缩起来,变得像针尖一样细小,他们的眼睛里面全是震惊和不敢相信的神色,那眼神里充满了诧异和惶恐,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彼此的眼神当中看到了同样的惊骇情绪。

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什么绝对不应该听到的、足以颠覆一切的秘密一样,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整个世界都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苍白无比,没有一丝一毫的血色,手脚都有些发软,几乎要站不稳了,身子摇摇晃晃的。

仿佛一阵微风吹过来就能把他们轻易吹倒。

有人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小步,仿佛想要离这个可怕的真相远一些,再远一些,还有人伸手扶住了旁边的墙壁,指尖都在微微发抖,嘴唇也变得干涩起来,想说点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只能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嗬嗬声,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滴落在地上,留下一个小小的湿痕,空气中弥漫开一种无声的恐慌,像水波一样在几人之间荡漾开来。

胡老三一本正经地、非常认真地、一字一句地分析着这背后隐藏的深刻道理。

他说得头头是道,条理分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说得特别有道理,特别清晰明白,就像重锤一样,一下又一下地狠狠敲打在众人的心上,让人的心都跟着他的话语一颤一颤的,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而站在旁边的陈钰、杨巡、田良、姜涛还有李铁牛这几个人,都顺着胡老三分析的那个方向各自在心里面仔细地琢磨开来。

他们越想越觉得可怕,越想下去心里面就越是忍不住发慌,后背都不由自主地冒出了大量的冷汗,衣服都快要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感觉又冷又黏,非常不舒服,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浑身上下都湿漉漉的,连头发都黏在了额头上,显得狼狈不堪!

空气中弥漫开一种紧张又压抑的气氛,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彼此粗重的呼吸声和胡老三那清晰而沉重的话语声,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着。

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他们的心坎上,让他们感到一阵阵的心悸和不安,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那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沉甸甸的挥之不去。

这个时候恐怕就连朱煐这个一开始策划整件事的人都不会想到,他眼前的这几个家伙居然这么会自己联想,自己脑补出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内容来,而且越想越偏离实际情况,越想越夸张离谱。

这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和他原本的打算完全不一样,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

朱煐作为一个从别的世界穿越过来的人,他想要完成那个所谓的‘为了家国天下而被君主杀死’的天命任务,并不是仅仅依靠向上面送钱贿赂就能简单做到的,假如只是简单地因为贿赂而被老朱处死的话,那明显是不符合任务要求的条件的,是完全行不通的。

要是真那样死了也是白白死掉,到时候可是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那才叫真正的冤枉呢,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一点意义都没有,之前的付出全都付诸东流了,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仿佛从未发生过。

他必须死得有价值,死得其所,死得能让老朱事后追悔莫及,让老朱意识到错杀了一个忠臣,一个能臣,一个为了国家不惜背负骂名的人。

他需要做到的是让老朱在发现自己收受贿赂的同时,又能够察觉到自己实际上是在为国家尽力效忠,是承受了冤屈和误解的,是背负着骂名在做实事,这样才能达到任务的要求,才能算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如此才能拿到最终的奖励,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有的计划都会落空,成为泡影。

这个尺度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及,就像在悬崖边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前功尽弃,所以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规划每一步,确保万无一失,连最微小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不能留下任何可能被误解的破绽。

关于这一点朱煐心里面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和计划,已经有了全盘的考虑,所以他口中说的所谓贿赂其实只是用来当作掩盖真实目的的障眼法而已,只是一个表面的借口,这些弄来的钱他其实是准备投入到水泥和玻璃这两种东西的生产制造当中去的。

他要用这些钱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做一些对国家有益处的事情,而不是真的拿去贿赂谁,他的心里面早就盘算好了每一步该怎么做,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已经成竹在胸。

他甚至已经在脑海里勾勒出工坊建起、产品出炉的景象了,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看到了水泥铺就的平坦道路,看到了晶莹剔透的玻璃窗户,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期待和成就感,仿佛已经触摸到了成功边缘那微热的温度。

就在胡老三那边正满腔热情地、激动不已地想着要为国家捐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朱煐这边也已经开始按部就班地、有条不紊地实施起了自己的计划,一切都按照他设想的那样进行着,一步接着一步,没有丝毫的偏差,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畅,仿佛水到渠成一般,没有任何波折。

两拨人怀着截然不同的心思,却阴差阳错地走向了同一个方向,就像两条原本毫不相干的河流,最终却汇入了同一片大海,这其中的巧合与必然,恐怕也只有命运才能说得清楚了,眼下这奇异的同步性,让整个局面呈现出一种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

是的,就是为国家捐款,这就是胡老三自己在心里面给这次行动所定下的名称,他觉得这个说法既体面又光荣,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彩,比说什么贿赂要好听多了,听起来也更加正当,更加合理,更容易让人接受,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猜疑!

他甚至还为自己能想到这么妥帖的说法而感到些许自豪,觉得自己的脑子还是挺好使的,在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好主意,不禁有些沾沾自喜,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连腰杆都挺直了些。

至于贿赂?陛下的事情怎么能被说成是贿赂呢?

这简直是大不敬!

陛下他不过是因为现在国家有困难,朝廷的财政状况比较紧张,所以才找我们这些做商人的拿一些银子应应急罢了,而我们这些商人也是被陛下的恩情所感动,被陛下的威严所震慑,因此心甘情愿地把这些钱财捐献出来,这怎么能算是贿赂呢?

这分明就是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啊,是值得表扬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表彰的好事,是每个臣民都应该做的本分!

胡老三在心里用力地点头,越发觉得自己想得没错,这个说法简直完美无缺,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就连他自己都快被这个说法说服了,觉得自己的形象瞬间高大光辉了起来,仿佛自己也成了那忧国忧民的义士。

什么贿赂不贿赂的,这种话说出来多难听啊?简直就是对陛下的一种侮辱,是对陛下圣明的一种玷污,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谁要是敢这么说,那就是大不敬,是要被治罪的,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是万万不可的!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统一好大家的说法,绝不能在外人面前说漏了嘴,必须牢牢记住这个说法,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保护这个说法,绝不能让它受到任何玷污和质疑,这念头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变得无比坚定。

………

朱煐的府邸里面,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静,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切都照旧进行着,没有任何变化,连一丝一毫的波澜都没有,安静得有些出奇。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细微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飘浮,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祥和,与世无争,仿佛外面的喧嚣和紧张都与这里无关,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打破了这午后的沉寂。

关于稷下学宫的所有事情都已经全部交给朱樉和朱允熥他们两个去操办处理了,朱煐自己倒是落得个清闲,什么事情都不用管了,只需要在旁边看着就好,乐得轻松自在,不用操心那么多杂事,每天过得悠闲自在,很是惬意。

他偶尔会过问一下进展,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的秘密计划中去了,就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蜘蛛,耐心地编织着自己的网,等待着猎物上钩的那一刻,那份专注与闲适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侯爷惯常的慵懒罢了。

因为有了之前和燕王府学宫斗争并且取得胜利的经验之后,这叔侄两个人算是真正地做出了信心,有了底气,和上一次的不情不愿完全不同。

这一次朱允熥和朱樉两个人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不少,甚至有些着急地、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把这稷下学宫给建设完成,好让所有人都看看他们的本事,证明他们自己的能力,让别人不敢再小看他们,想要借此机会扬眉吐气一番,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他们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督促着工程的进度,指手画脚,忙得不亦乐乎,连带着对朱煐的态度也恭敬亲近了不少,毕竟这机会是朱煐给他们的,那份热切劲儿,倒像是要把之前丢掉的颜面一口气全都挣回来似的。

趁着燕王府学宫和稷下学宫互相针对较劲的这几天时间,朱煐也并没有闲着,他把水泥和玻璃的制作流程一步一步地、非常详细地写了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写得非常详细,生怕有一点点遗漏的地方,导致后面制作不出来,影响整个计划的进行,所以写得格外认真,格外仔细,不敢有丝毫马虎,反复检查了好几遍。

书桌上的纸张堆起了厚厚一叠,墨迹还未完全干透,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书房里原有的书卷气,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味,他就这样伏案疾书,直到手腕都有些发酸才停下。

作为一个已经穿越过不止一次的穿越者,在之前几次穿越的时候朱煐就早已经找人研发过水泥和玻璃了,虽然之前没有穿越到大明这个朝代,但是这些技术本身是相通的,大明的材料和其他朝代的材料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制作起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应该是可以顺利制作出来的,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这一点他很有信心,觉得十拿九稳,万无一失。这让他多少有些心安,觉得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要按计划进行,成功就在眼前。

那份源自过往经验的笃定,支撑着他一步步向前。

制作工艺已经有了,现在只需要找到相应的材料,然后就可以直接开始投入生产,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利,仿佛一切都在按照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什么阻碍,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会出现意外,进展得很是理想。

他在心里默默盘点着需要的物料清单,石灰石、黏土、石英砂……一样样在脑海中闪过,盘算着该从哪里获取,需要花费多少银钱,心里渐渐有了底,一个清晰的蓝图在他脑中缓缓展开。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靠谱的人来帮忙,一个值得信赖的帮手,然后再等胡老三那边的钱到位,之后就可以把这些钱全部投入到这两个生意上面,大力生产水泥和玻璃。

等到从胡老三那些人手里拿到的钱越来越多,多到被老朱察觉注意到,引起老朱的怀疑和调查,那自己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离目标就更近了一步,胜利在望,指日可待,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内心澎湃。

他不自觉地搓了搓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在向他招手,那光芒背后,是对最终目标的深切渴望。

到了那个时候老朱听说之后肯定会大为震怒,怒火中烧,一怒之下就把自己给杀了,再之后就是老朱在恢复冷静之后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这背后的真实情况,明白自己的一片忠心,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朱煐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戏剧性的一幕,老朱那后悔莫及的表情,以及自己完成任务后的轻松自在,那种解脱和成就感,让他心驰神往,甚至连那想象中的刀锋寒意,都带着一丝甜美的诱惑。

不过这些情况自己应该是看不到了,到时候自己早就已经完成了天命任务,被老朱杀了之后回到现实世界获得长生不死之身的奖励了,想想还真是有点期待呢,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期待拿到奖励的那一刻。

朱煐心里面不由得涌起一股兴奋之情,难以抑制,整个人都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跃跃欲试。

他甚至开始想象长生不死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不是真的可以永远活下去,看尽世间繁华,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朱煐心里面美滋滋地想着这些,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看到了自己站在顶峰的那一刻,心里面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他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好像要飞起来一样。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品着,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更添了几分惬意,觉得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连窗外那燥热的蝉鸣,听起来都顺耳了许多。

外面正是酷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烘烤着大地,晒得知了的叫声连绵不断地响着,此起彼伏,让人听着就感觉更加热了,心里也跟着烦躁起来,坐立不安,浑身都不舒服,汗水不停地往下流,湿透了衣衫。

树叶都蔫蔫地打着卷,失去了往日的精神,连路边的野狗都趴在地上吐着舌头,一动也不想动,整个天地间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连风都是热的,拂过皮肤带来一阵黏腻感。

不过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朱煐的内心却感到十分的平静,出奇地平静,一点都没有受到这酷热天气的影响,仿佛这炎热与他无关一样,他完全感觉不到热,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心静如水,不起波澜。

窗外的蝉鸣似乎也变得遥远了,就像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一样,模糊而缥缈,无法打扰到他内心的宁静,那份专注,将他与这烦闷的暑气隔绝开来。

心静自然凉,当一个人的内心里面有了明确的追求的时候,有了坚定的目标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就很难影响到这个人了,朱煐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自己的计划上面,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都可以忽略不计,不会被外物所扰,专心致志。

他甚至觉得书房里比外面要凉爽许多,连扇子都不用摇,只是静静地坐着,思考着,规划着,就觉得十分舒适自在,那份由内而外的宁静,是最好的消暑良方。

朱煐此刻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他感觉自己的内心就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没有任何波澜,安静得可怕,什么都不能打扰到他,什么都不能让他分心,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自己的目标上,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格外清晰,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每一个细节,完善每一个步骤,这种掌控感让他感到安心。

每次一想到自己完成任务的目标就在眼前,近在咫尺,他就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再热的天气也能忍受,什么都不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的决心无比坚定,不可动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力量,让他能够坦然面对一切挑战和未知,那目标的吸引力,胜过世间一切清凉。

不知不觉间手里的毛笔快速移动,奋笔疾书,朱煐已经把水泥和玻璃的制作方法给完整地写了出来,包括一些细节的部分也写得非常清楚明白,确保任何人都能够按照这个步骤成功地制作出来,不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能够一次成功。

按照这图纸上去做不会浪费时间和材料,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放下笔,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觉得离目标又近了一步,那密密麻麻的字迹,就是他通往长生之路的阶梯。

然后他取出了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炭笔,这支炭笔是他特意为自己制作的,花了不少心思,用起来非常顺手,比毛笔要方便很多,写起来也更加流畅,更加自如,不会出现卡顿,得心应手。

他在手里掂了掂这支自制的炭笔,感受着那熟悉的重量和手感,觉得这东西虽然简单,但却十分实用,帮了他不少忙,在这项秘密计划里,它是个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炭笔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流行,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只要知道了原理制作起来却是非常简单的,并不复杂,用毛笔来画图还是有些不太方便,线条不好控制,所以朱煐就用这炭笔把制作水泥和玻璃所需要打造的器皿的示意图给详细地画了出来。

每一个部件都画得清清楚楚,连尺寸都标注好了,一目了然,让人一看就懂,不会产生任何歧义,非常直观,便于理解。图纸上的线条干净利落,比例协调,看起来很是专业,仿佛出自经验丰富的工匠之手,这份精细,体现了他志在必得的决心。

“嗯……”

把这一切都做好之后朱煐停下了手中的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桌子上铺开的几张纸微微沉吟思考着,似乎在考虑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细节,确保万无一失,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一切都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瑕疵,尽在掌握。

他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安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伴随着他的思考,一点点完善着心中的计划,那敲击声,像是倒计时的鼓点。

制作工艺已经准备好了,器皿的示意图也都画出来了,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了,不能有任何差错,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来,不能有丝毫的偏离,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之前的付出都打水漂了,付诸东流。

他在心里又把流程过了一遍,确认每个环节都衔接得上,没有什么疏漏之处,这才稍稍安心,将那几张珍贵的纸张仔细叠好。

朱煐整理着自己脑海里面的思路,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又在心里过了一遍,仔细地梳理了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没有什么疏漏,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都想到了,不会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按部就班。

他喜欢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这让他感到安心和踏实,仿佛命运就握在自己的手中,任由自己摆布,这种掌控感,是他在这个陌生时代最大的慰藉。

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之后,这思路就变得很清晰了,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方向非常明确,不会走错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踏踏实实,不会出岔子,心中有数。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腿脚,在书房里慢慢踱步,让血液流通起来,同时也让头脑更加清醒,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准备,步伐缓慢而坚定。

一方面是要等胡老三那边筹集的钱到位,然后扩大生产的规模,加大投入,这样才能引起老朱的注意,让他发现自己,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实施下一步的计划,这是关键的一步,至关重要。

他估算着胡老三那边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心里盘算着最迟不能超过半个月,否则可能会耽误整体的进度,影响最终的效果,时间在他这里,变得既紧迫又富于弹性。

另一方面,还需要找一个帮手来协助自己,毕竟这么多事情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需要有人分担,需要有人帮忙,共同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确保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不会因为人手不足而出现问题,影响进度。

他的目光不由得投向窗外,在街道上搜寻着,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一个可靠又能干的帮手,来帮助他完成这个宏大的计划,这个人的选择,同样关乎成败。

这个生意朱煐并不打算公开进行,至少暂时不能公开,必须要等到胡老三投入足够的钱,最好是不断地向他要钱,要钱要到胡老三承受不了的程度上,让他感到肉痛,到那个时候只要再稍微泄露一点消息给老朱,老朱问起罪来,又有胡老三作为人证,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必死无疑了吗?

想到这里朱煐就觉得自己的计划真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简直太聪明了,没有人能看破这个计划,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胜券在握。他忍不住又笑了笑,觉得成功就在眼前,仿佛已经触手可及,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即将达成所愿的释然。

朱煐心里面想着这些,感觉美滋滋的,甜滋滋的,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完成任务的那一刻,看到了自己获得奖励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整个人都沉浸在喜悦和期待之中,难以自拔,久久不能平静,兴奋不已。

他甚至哼起了不知名的小调,声音很轻,只有自己能听到,但那欢快的节奏却反映了他此刻愉悦的心情,在这闷热的午后,这微弱的哼唱声显得格外清晰。

至于这个帮手的人选……朱煐心里面也早就有了一些想法,有了一些考量,他觉得这个人必须可靠才行,要能够保守秘密,不会出卖自己,不会泄露任何信息,否则一切都完了,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功亏一篑。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思考着合适的人选,在脑海中筛选着可能的人,权衡着各自的利弊和可靠性,这个决定,需要慎之又慎。

只要愿意出钱,舍得花钱,找一个管家来帮忙还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并不困难,毕竟这世上愿意为了钱干活的人还是很多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总有人会愿意的,只要价钱合适,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总有人会心动,前来投靠。

但是忠诚度却是个问题,钱买来的忠诚往往靠不住,这一点他心里很清楚,所以他需要找一个不仅为了钱,也可能为了别的什么而愿意跟随他的人,那种羁绊,比金钱更加牢固。

想明白这些之后,朱煐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桌子,把桌子上的图纸小心翼翼地、轻手轻脚地藏进了抽屉里面,确保不会被人轻易发现,不会泄露出去,保证安全,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万无一失,妥帖保管。

他还特意上了锁,把钥匙贴身放好,这才放心,觉得这样应该就安全了,不会有人轻易发现他的秘密,那几张薄薄的纸,此刻重若千斤。

这间书房平时除了自己之外并没有其他人会进来,朱允熥也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对书房没什么兴趣,把图纸放到抽屉里面基本上就算是绝对安全了,不会有人来翻看的,可以放心,不用担心,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不必担忧,安然无恙。

他拍了拍抽屉,确认锁好了,又用力拉了拉,纹丝不动,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觉得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了,书房里恢复了往常的整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朱煐放心地离开了书房,轻轻关上了房门,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神情自然,举止从容,没有任何异常之处,和平时一样,看不出任何破绽。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向府外走去,脚步轻快,心情愉悦,仿佛只是寻常的一次出门散步,而不是去进行一项可能改变他命运的计划,那份泰然自若,是他最好的伪装。

出了书房的门之后,朱煐直接顺着小道走到了大门口,他打算出去走走看看,散散心,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让自己更加冷静,更加清醒,更好地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外面的空气似乎也更新鲜一些,带着夏日特有的燥热气息,但也夹杂着一些花草的清香,让他精神为之一振,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那带着热度的空气吸入肺中。

迈步跨过门槛,朱煐离开了自己的府宅,来到了外面的街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感受着热闹的气氛,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许多,不再那么压抑了,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豁然开朗。

街市上的喧闹声扑面而来,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谈话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他暂时从繁重的思绪中解脱出来,融入了这市井的烟火气之中。

刚走出府宅朱煐就看到了一个卖梨子的小贩正靠着府宅院墙的边缘位置摆摊卖梨子,那小贩看起来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岁左右,但是做生意的样子却很老练,吆喝起来有模有样的,很有精神,声音洪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生意看起来很红火,顾客络绎不绝。

朱煐不由得驻足多看了一会儿,觉得这个小贩有点意思,不像是一般的摊贩,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那份机灵和沉稳,混合在他年轻的脸上。

如今的大明在很多技术上其实已经和后世没有什么差别了,它不像唐朝那样很多技术都还没有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后世才有的东西在大明其实已经有了雏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效果差不多,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不会差太多,大同小异。

朱煐在心里比较着两个时代的异同,觉得很有意思,同时也感慨古人的智慧确实不容小觑,很多发明创造即使放在后世也依然实用,这种古今交织的错位感,时常让他感到奇妙。

华夏大地经过了几千年的技术革新,漫长的发展,很多技术已经普及到了民间百姓中间,就比如制冰的技术,大明的百姓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制冰,并且已经出现了用冰块和棉被弄出一个类似冰箱效果的玩意儿用来在夏天冰镇水果和茶水,冰茶消暑就是这样来的,这在炎热的夏天是很受欢迎的,大家都喜欢,能够解暑降温,让人感觉舒服很多,是一种享受,颇为惬意。

那小贩的板车上就运用了这种土法子,看起来很是巧妙,一个简单的木箱,里面铺着棉被和冰块,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保鲜效果,这份就地取材的智慧,让朱煐暗自点头。

所谓卖茶卖茶,冬天卖的是热茶,暖暖身子,而夏天卖的自然是凉茶,清凉解暑,而这凉茶以冰镇过的为最好,喝下去整个人都会感觉凉爽很多,浑身的暑气都消散了,特别舒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朱煐看着那小贩,觉得他很懂得抓住顾客的需求,知道在什么季节卖什么东西最合适,这种商业头脑在这个时代并不多见,让他对这个小贩更加感兴趣了,目光在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