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44章 商贩李二

第144章 商贩李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后世的很多产品在大明也已经有了类似的手段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可能在效率上有所不如,在质量上有所不如,但确确实实已经存在了,只是没有后世那么普及而已,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到,普通人接触不到,无法体验其中的乐趣,只能想象,望洋兴叹。

这让他对这个时代又多了几分认识,觉得古代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很多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实用的价值,这种发现,常常让他感到惊喜。

这个卖梨子的小贩周围聚集了不少的人,围了一圈,这些人的身上穿的衣服都很不错,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不是名贵布料,但也是上好的布匹做成的,整洁体面,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些身份的人,非富即贵,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是一般人,家境殷实。

他们一边挑选着梨子,一边闲聊着,显得很是悠闲,仿佛这酷热的天气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影响,依然能够保持从容和淡定,那份气度,与周遭为生计奔波的普通行人截然不同。

小贩卖梨子用的是一辆板车,简陋但实用,板车上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箩筐,这个箩筐一看就是特意编织的,做工细致,而在箩筐的底部则是铺着一层厚厚的棉被,上面放着冰块,冰块上面又铺着一层干草,干草上面放着梨子,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梨子一直处于冰凉的状态,吃起来口感更好,更加爽口,清凉解渴,让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连连称好。

朱煐暗暗点头,觉得这小贩很有想法,懂得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出更好的销售方式,这种创新精神值得肯定,那层层叠叠的布置,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心思。

梨子的价格比平常的梨子要高出两倍,贵了不少,可偏偏这个小贩的生意反而更好,不断有人过来购买,络绎不绝,好像钱不是钱一样,根本不在乎价格,只要东西好,多少钱都愿意花,毫不犹豫,出手阔绰。

朱煐注意到不少人一买就是好几斤,根本不计较价钱,只在乎能不能买到这冰镇的好梨子,看来这小贩确实抓住了这些人的消费心理,知道他们追求的是品质和享受,而不是便宜,这份对客户心理的把握,相当精准。

朱煐只是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恍然大悟,他觉得这个小贩很懂得做生意,很有商业头脑,不是一般人,能够抓住机会,利用优势,取得成功,让人佩服,刮目相看。

他不禁对这个小贩产生了兴趣,想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眼光和胆识,在这个地方做这种生意,这份好奇心,驱使他向前走去。

第一就是这个小贩的设计确实很巧妙,别出心裁,冰镇过的梨子配上这酷热的天气,确实是解暑的好东西,谁不想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吃点冰凉的东西呢?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奢侈的享受,让人欲罢不能,难以抗拒,心甘情愿花钱。

朱煐自己都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了,也想买一个梨子尝尝,感受一下那冰凉的滋味,驱散一下夏日的烦闷,那念头一起,便有些按捺不住。

但光是这样还不够,有了好东西,你还得有合适的客户才行,不然再好的东西也卖不出去,没人识货,没人买账,一切都是空谈,毫无意义,白费力气。

而这个小贩显然找对了地方,找对了人群,知道在哪里卖什么东西最能卖得上价钱,这种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不是每个商贩都具备的,这份眼光,让朱煐看到了潜力。

而恰好,这里靠近皇宫,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又是自己的府宅门口,最近上门来拜访的人不少,有很多人即使不上门拜访,但也派了人在附近经常转悠,来回走动,寻找机会打探消息。

而这些人要么就是达官显贵本人,要么就是达官显贵家里的心腹仆人,这些人都是不差钱的主,花钱大方,不在乎小钱,只要满意就行,不会计较价格,一掷千金。这小贩真是选了个好地方,眼光独到,知道在这里做生意不愁没有顾客,而且都是优质顾客,这份对地利的利用,恰到好处。

这些人可不缺钱,至少不缺买梨子的这点钱,他们更在意的是能不能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享受到清凉,感受到舒适,花点小钱根本不在乎,只要舒服就行,其他都不是问题,不会多想,爽快支付。

所以即使价格高,他们也愿意买单,觉得这钱花得值,能够换来一时的舒爽,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消费观念,正好被小贩利用了起来。

有了合适的商品,又有了售卖商品的用户对象,目标客户明确,这买卖自然也就做起来了,而且做得红红火火,生意兴隆,让人羡慕,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来,日进斗金,收获颇丰。

朱煐看着那小贩忙碌的身影,心里盘算着,觉得这个小贩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如果能够收为己用,或许能成为自己计划中的一个得力助手,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迅速变得清晰起来。

而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这个小贩的胆子足够大!

他敢在侯府门口摆摊,这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怕惹麻烦,敢于冒险,敢于尝试,不怕失败,有胆识。

朱煐倒是欣赏这种有胆量的人,觉得这种人往往能成大事,因为他们敢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这份胆色,正是他现在所需要的。

自己可是中兴侯!在这个京城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一般人都不敢轻易靠近,敬而远之,生怕惹上什么麻烦,影响自己的前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吃罪不起。

可这个小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躲远点,反而凑上来做生意,这份胆量确实不一般,让朱煐对他更加感兴趣了,那点欣赏里,还夹杂着一丝好奇。

在一个侯爷的府邸旁边摆摊,这一个搞不好那可是要进去蹲大牢的!是要受罚的!

这小子偏偏就敢这么做,而且还真的给他支棱起来了!

不得不说这小子很有胆识,不是一般人,有魄力,有担当,值得赞赏,让人刮目相看,心生敬佩。朱煐的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觉得这个小贩越来越有意思了,或许这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这偶然的相遇,似乎带着某种必然。

朱煐心里面一动,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觉得这个小贩很有意思,是个可造之材,可以培养一下,说不定将来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帮助自己完成更多的事情,实现更大的目标,共创大业。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形成,越来越清晰,觉得这或许是上天送来的一个机会,一个实现计划的关键人物,这意外的发现,让他心头一喜。

这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自己正好需要一个人来帮忙,这个小贩看起来机灵又能干,是个不错的人选,可以试试看,看看合不合适,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值得一试,机不可失。

他决定上前搭话,看看这个小贩到底怎么样,探探他的底细,看看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干,这第一步,就从这简单的问话开始。

正发愁没有人能供自己差遣呢,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烦恼,这现成的就送上门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先收下来再说,看看他愿不愿意为自己做事,愿不愿意跟着自己,一起干大事,共同实现目标,共创辉煌,同甘共苦。

朱煐整了整衣冠,向那小贩走去,步伐稳健,神态从容,尽量不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免得打草惊蛇,那份刻意保持的平常姿态下,是微微加速的心跳。

“啧啧啧,幸运的小子,这回也算是你的造化到了,遇到贵人了。”

朱煐低声自语道,觉得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安排好的,缘分到了,挡也挡不住,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注定好了,不会改变,顺理成章。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觉得这个小贩值得一试,或许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份突如其来的笃定,让他嘴角的笑意又加深了几分。

朱煐迈步走上前去,想要和这个小贩聊一聊,攀谈几句,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怎么样,能不能信任,值不值得托付重要的事情,能不能委以重任,担当大任。

他的脚步不疾不徐,显得很是稳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易近人,不会吓到对方,那笑容是他精心练习过的,最能让人放松警惕。

“诶,这位爷,您要……”

小贩刚抬起头要打招呼,脸上堆着笑,一抬头看到是朱煐,顿时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变得有些紧张起来,笑容僵住了,说话都结巴了,不知所措,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他显得十分慌乱,局促不安。他显然认出了朱煐的身份,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惊讶,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表情,像是被人当场抓住了什么把柄。

“侯……侯爷?”

小贩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结结巴巴的,他没想到侯爷会亲自来到他的摊前,这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受宠若惊。

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脑子一片空白,一片混乱。他手里的梨子差点掉到地上,幸好及时接住了,但动作却显得十分笨拙,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利索,那副慌张的样子,全然不见了方才做生意时的从容。

看到朱煐,小贩的脸色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手足无措,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显得非常局促不安,很是尴尬,整个人都僵硬了,动弹不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支支吾吾。

他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恭敬地站好,低着头,不敢直视朱煐的眼睛,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侯爷突然来找他是什么意思,是福是祸,那忐忑的心情,清清楚楚写在了脸上。

“哦?你认得我?”

朱煐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小贩问道,他觉得这个小贩的反应很有趣,很想逗逗他,看看他怎么说,看看他到底了解自己多少,是不是真的认识自己,还是只是猜测。

他故意放慢了语速,声音平和,想缓解小贩的紧张情绪,让他能够放松下来,好好说话,那温和的语气,与他侯爷的身份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反差。

小贩脸上露出了苦笑的表情,很是无奈,他当然认得朱煐,他来这里摆摊就是为了能偶尔看到朱煐,看看自己敬佩的人,远远地看一眼就满足,不敢奢求更多,能见到一面就很高兴了,心满意足。

他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近距离接触,心里既激动又害怕,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声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

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一番交谈之后,朱煐才知道了这个小贩的具体情况,了解了他的身世背景,原来这个小贩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有着不为人知的经历,很是曲折,让人感叹不已,心生同情,颇为感慨。

他耐心地听着小贩的叙述,不时点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同时也对小贩的遭遇感到一丝同情,觉得他确实不容易,那专注倾听的姿态,渐渐让小贩放松了下来。

这个小贩姓李,一个常见的姓氏,在家里排行第二,所以一般大家都叫他李二,这个名字很普通,但是很好记,不会忘记,简单明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常见,平平无奇。

朱煐在心里默念了一下这个名字,觉得挺顺口的,虽然普通,但叫着亲切,没有什么距离感,仿佛就应该这么叫似的。

当朱煐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不由得笑了,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发笑,想起了历史上的名人,感觉很是巧合,很有意思,缘分妙不可言,意想不到。

他摇了摇头,觉得世间之事真是无巧不成书,什么巧合都有可能发生,就连名字也能和历史名人撞上,真是有趣,这份巧合,为这次相遇添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

李二?这也行?合着和历史上的李世民一个叫法啊,不过这个李二可比不上那个李世民,差得太远了,根本不能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完全没有可比性,一个是大人物,一个是小人物,天壤之别。

朱煐在心里对比了一下,觉得有些好笑,但并没有表现出来,免得伤了对方的自尊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不能简单比较,这份体贴,是他多年历练出来的。

李二从小家里就很贫困,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患病躺在床上,身体虚弱,靠着在地主家里种地维持生活,艰难度日。

好在他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地主,心地善良,没有看他年纪小就欺负他,反而按照正常成年人的工钱给他结算,公平对待,这样他才勉强熬过了一些年,没有饿死,活了下来,很是艰难,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饱经风霜,历经磨难。

朱煐听着,神色渐渐认真起来,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还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谋生,值得肯定,那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的考量。

长大一些之后李二就喜欢在茶馆里听说书先生说书讲故事,他觉得那些故事很有趣,能让他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获得一些快乐,让他的心灵得到一些慰藉,找到一丝安慰,逃避现实。

这成了他贫苦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支撑着他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也让他对故事和话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方寸茶馆,就是他精神上的庇护所。

后来他自己也当起了说书先生,靠着说书赚点小钱,勉强糊口,再之后接触到了朱煐所写的话本故事,他觉得朱煐写的故事特别精彩,情节曲折,比别的故事都要好看,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他开始在茶馆里讲朱煐写的故事,很受听众欢迎,这也让他对朱煐这个素未谋面的人产生了敬佩之情,那些精彩的故事,在他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几个月前忽然听说本届殿试上出了一个了不得的狂生,名声响亮,和百官在朝堂上争锋相对,面对陛下也毫无惧色,被陛下赏识成了朝堂上的御史,这个人就是朱煐,就是那个写话本的人,让他大吃一惊,感到非常意外,难以置信,目瞪口呆。

他从未想过写话本的人能有这样的成就,觉得这简直是个奇迹,同时也更加佩服朱煐的才华和胆识,那份敬佩里,又添了几分对传奇人物的向往。

而这位朱御史,正是自己说的那些话本的创作者,是原作者,这让李二感到非常惊讶,觉得这世界真小,缘分妙不可言,一切都是那么巧合,那么不可思议,让人惊叹,难以置信。

他对朱煐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觉得朱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能够同时在文学和仕途上取得成就,非常人所能及,那种仰慕,几乎变成了崇拜。

仔细了解之后,打听清楚之后,李二就佩服起了这位和他经历有些相似的朱御史,心里面充满了敬佩之情,他觉得朱煐是他的榜样,是他努力的方向,非常崇拜,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来看待,视为楷模,顶礼膜拜。

他渴望成为朱煐那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逆袭,不再受人轻视,这个念头,成了他奋斗的动力。

看看人家,父母重病就自己写书赚钱养家,自力更生,还有空闲时间自学成了进士,如今更是成了鼎鼎有名的御史大人!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太厉害了!让人不得不佩服!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李二觉得朱煐就是他的指路明灯,给了他希望和勇气,让他相信即使出身贫寒,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度过无数个难熬的日夜。

李二心里产生了仰慕之情于是隔三差五地、经常性地就到朱煐的府宅周围蹲着,守着,不为别的,只是单纯想要看看朱煐这位偶像,看看这位朱御史,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也好,心里就满足了,就很高兴,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过,很有意义,心满意足。

这成了他每天最大的期待,风雨无阻,只要有机会就会过来,希望能偶遇朱煐,那份单纯的仰慕,带着点傻气,却也真诚。

这蹲一天蹲两天的,蹲久了之后,时间长了,李二忽然发现了一个商机,一个赚钱的好办法,他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不能错过,必须抓住,否则后悔莫及,遗憾终生,追悔莫及。

他的商业头脑开始活跃起来,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机会,觉得可以在这里做点小生意,既能赚钱,又能有机会看到偶像,一举两得,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

这朱御史的府宅周围有不少长期蹲点的达官显贵的家仆,来来往往,李二蹲久了听这些人聊天,一来二去就混了个脸熟,知道了不少人的身份,知道了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是哪些府上的,心里有数,了如指掌,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他逐渐摸清了这里的门道,知道了哪些人是常客,哪些人是新来的,也了解了他们的习惯和需求,这份观察力,是他做生意成功的关键。

而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娇生惯养的,大户人家的管家家仆那日子可比寻常百姓滋润多了,养尊处优,自然也吃不上什么苦头,受不了罪,这么热的天气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很难忍受,抱怨连连,不停地发牢骚,叫苦不迭,唉声叹气。

李二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需求,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可以在这里卖一些解暑的东西,肯定会有市场,那抱怨声在他听来,就像是金币落地的声响。

这大太阳底下一蹲就是一天的,热得难受啊,很多人都受不了,开始抱怨起来,怨声载道,一个个都叫苦连天,恨不得立刻离开这个鬼地方,找个凉快的地方待着,躲避酷暑。

他们的抱怨给了李二灵感,让他想到了可以在这里卖解暑的东西,比如冰镇的水果或者凉茶,应该会受欢迎,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挥之不去。

不少人就开始抱怨,没有解暑的东西,要是有冰凉的水果或者凉茶就好了,那该多舒服啊,就能坚持更久了,不用那么受罪了,日子也好过一些,轻松一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二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里,开始认真考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觉得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可以试一试,那顾客无意间流露出的渴望,成了他行动的信号。

这里距离皇宫很近,是敏感地带,寻常的商贩也不敢在这里做买卖,怕惹麻烦,想要买点水果,买点凉茶,那得跑很远的地方才行,这来回一趟实在是太麻烦了,浪费时间又消耗体力,很不方便,让人望而却步,不敢尝试,只能忍耐。

李二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觉得这是个空白市场,值得一试,虽然也有风险,但收益可能很高,那无人涉足的领域,对他而言充满了诱惑。

李二家里父母都还要买药治病,需要钱,说书的活计也谈不上能赚多少钱,收入微薄,于是就起了心思,动了个念头,想要在这里做点小买卖,赚点钱补贴家用,改善生活,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苦,衣食无忧。

他决定冒险一试,觉得值得冒这个风险,为了家人,他愿意尝试任何可能赚钱的方法,那份对家庭的责任感,给了他莫大的勇气。

他知道这很冒险,有可能被抓,可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在金钱的驱使下,李二还是决定试一试,他觉得值得冒险,值得一试,机会难得,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必须把握住,大胆尝试。

他骨子里有种冒险精神,不愿意一辈子过穷苦日子,总想找机会改变现状,这次或许就是个机会,那跃跃欲试的心情,压过了对风险的恐惧。

富贵险中求嘛!要是不冒险,人人都来摆摊那早就轮不到自己了,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敢,自己敢,那才能赚得到钱嘞!这就是他的机会!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必须把握住!不能轻易放弃!要勇敢尝试!不畏艰难!

他给自己打气,鼓足勇气开始了这个冒险的生意,希望借此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那豪言壮语,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于是李二开始变着法子每天来到这侯府的角落做点小买卖,今天卖凉茶,明天卖水果,换着花样来,不重复,总是给人新鲜感,吸引更多的顾客,生意越做越好,越来越红火。

他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了这一带小有名气的商贩,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个卖冰镇东西的小伙子,东西不错,虽然贵点,但值得,那小小的摊位,竟也做出了名声。

第一天李二卖的是凉茶,结果很快就卖光了,供不应求,只是下午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就纯赚了一两银子!这个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目瞪口呆,整个人都傻掉了,愣在原地,恍如梦中。他反复数着手里的铜钱,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心跳加速,激动不已,感觉像做梦一样不真实,那沉甸甸的银子,是他从未触摸过的巨大财富。

当天李二就惊呆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恍恍惚惚的,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不知所措,欣喜若狂。他捏了捏自己的脸,很疼,才知道不是做梦,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他真的在短短一个多时辰里赚到了一两银子,这在他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真实的痛感,反而带来了巨大的喜悦。

这是什么利润?这也太高了吧!高得离谱!超出想象!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让他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心里既兴奋又忐忑,七上八下。

他从未想过赚钱可以这么容易,简直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让他既惊喜又不安,担心这好事不会长久,那巨大的喜悦里,混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安。

要知道如今是洪武二十五年,寻常百姓家里,一个成年男子种地种一年的收入也才不过是区区十五两银子左右,这已经算是收成好的情况下了,平常年份可能还赚不到这么多,只能勉强糊口,生活艰难,朝不保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捉襟见肘。

李二对普通百姓的收入很清楚,因为他自己就来自这样的家庭,知道赚钱有多么不容易,那微薄的收入,与手中这一两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天一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这简直就是在捡钱啊!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遇不可求!让人羡慕不已,嫉妒得眼红,恨不得自己也来分一杯羹,分一块蛋糕。

李二感觉自己像挖到了宝藏,一夜之间成了有钱人,虽然这钱还需要慢慢积累,但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那耀眼的银光,几乎晃花了他的眼。

按照这个节奏赚下去的话,一个月就是三十两银子,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两银子!这比种地强太多了!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差距太大了!云泥之别!

他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越算越激动,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感觉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触手可及,那庞大的数字,让他头晕目眩。

这只是每天卖一个多时辰的凉茶,时间不长,一年下来赚的钱就是种地的二十多倍?李二觉得这简直像在做梦一样,太不真实了,难以置信,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找不到北了,飘飘然,如坠云雾。

他需要扶着墙才能站稳,免得因为太激动而摔倒,同时也要掐自己一下,确认这不是在做梦,那剧烈的情绪波动,让他几乎承受不住。

李二第一次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从来没有想过赚钱可以这么容易,这么轻松,毫不费力,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让人不敢相信,恍如梦境,不可思议。

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告别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让父母也能享享福,不再为生计发愁,那美好的愿景,让他激动得浑身发抖。

要是按照这么干下去,只要干上一个月,家里面的条件就能大大改善,甚至给爸妈都能买好多好多的药了,说不定就能把卧病在床的父母给医治好,让他们恢复健康,这是他最大的心愿,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梦寐以求,日夜期盼,渴望实现,心心念念。

想到这里,他的眼眶有些湿润,觉得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那积压已久的重担,似乎终于可以卸下了。

而且李二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已经到了找对象成家的年龄,李父已经多次催促,反复念叨,生怕李二成家晚了他就看不到了,他想在离开人世之前看到儿子成家立业,看到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却心愿,安心离去,不留遗憾,死而无憾。

李二也希望能让父亲安心,不想让父亲带着遗憾离开,希望父亲能看到他成家立业的那一天,这份孝心,是他奋斗的另一重动力。

但李二心里明白,比谁都清楚,以他的条件,谁又会愿意嫁给他呢?

他没有钱,没有地位,只是一个普通的穷小子,一无所有,哪家的姑娘会看得上他呢?这让他感到很自卑,也很无奈,心里苦涩,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承受,暗自神伤。

现在,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觉得自己终于有能力改变现状了,有能力给未来的妻子一个稳定的生活,这让他感到无比振奋和期待,那长久以来压抑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