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会试前夕!(1 / 2)
张泰倒了。
但盘踞在朝堂的沉疴,却远未根除。
蛋糕就这么大。
经世学说横空出世,对朝堂诸公,对大夏世家来说,不是来锦上添花的,是来分蛋糕的。
一个张泰倒了,但理学数百年的根基还在,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才是真正难以撼动的巨山。
...........
会试前三日。
京都,天香阁内。
整整三层被清空,寻常的富商巨贾,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楼内,暖香浮动,丝竹悦耳。
数十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青年才俊,分坐各席。
这就是大夏王朝最顶尖的一批世家嫡系子弟。
居于主位的,是洛州王家的嫡长子,王景。
“江州之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得不承认,这位卢案首,确实名副其实,不仅在学问上天资纵横,更有着经世济民的实才。”
王景一开口,便让在场不少人微微一愣。
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将卢璘贬得一文不值。
刚准备开口询问,就听到王景话锋一转:“但科举,考的是圣人经义,是策论文章。不是修水利,不是造农具。”
“我等自幼便有名师倾囊相授,家中藏书何止万卷?这数百年积累的学问底蕴,岂是一个寒门子弟,在短短数年间就能比拟的?”
王景不疾不徐的语气,透着的是一股源自骨髓的傲然。
坐在他下首的,是顾家顾清辞,闻言轻笑一声。
“王兄所言极是。”
说着,顾清辞将一本古籍拍在桌上。
“此乃我顾家珍藏的孤本,《策论百篇》,记录了历代会试状元的策论真迹。”
“二十年前,也有顾远山走过经世济民之路....”
“通篇不谈经义,只论漕运、军械、农桑,文采斐然,论证详实。结果呢?”
“一个同进士出身,被外放苦寒之地,郁郁而终。”
顾清辞抬起头,扫视众人。
“前人早已用血的教训证明,此路,不通!”
西北陈家,陈明远,闻言沉声补充道:
“不止如此。今年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周清源。此人虽非张泰一党,却也是理学正统出身。只要策论题目稍加引导......”
王景闻言摇头:
“我等已经在起点上超过卢璘许多,若是连正面之战都比不过卢璘,我王景心服口服。
“要的就是在考场之上,用文章,堂堂正正地将他击败!”
“用这等下三滥的手段,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只会让天下人觉得,我等世家子弟,是怕了他卢璘!”
这份傲气,让在场众人心中一凛。
就在这时,雅间的门被推开,一名青衫儒生快步走了进来。
沈修文对着众人拱了拱手,神色凝重。
“诸位,我刚得到消息。卢璘自入京后,便在柳府中闭门不出,翻阅各类典籍.....”
“而且,我曾去过江州,暗中听过他在经世学堂的讲学。此人对经义的理解,绝不亚于我等,甚至在某些地方,见解更为通透。诸位,千万不可小觑!”
顾清辞闻言,再次冷哼。
“通透又如何?历朝历代,惊才绝艳之辈如过江之鲫,最终能在这科场上笑到最后的,还是我等根基深厚、师出名门之人!”
“区区一个案首,还没资格,让我等正视!”
王景没有理会顾清辞的傲慢,缓缓站起身,举起了手中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