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技术伦理的讨论(2 / 2)
这不再是技术专家闭门造车的领域,需要法家的严谨、儒家的仁政关怀、道家的自然观乃至佛家的众生平等理念共同参与。
在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周玄亲临现场,定下了基调:
“诸位先生、爱卿,今日之会,非为评判对错,而是为未来立规。”他开门见山,语气凝重,
“灵气科技之力,日新月异,可载舟,亦可覆舟。朕召集群贤,正是希望集思广益,让法律与伦理的思考,跑在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前面。”
他逐一剖析案例:
“灵网隐私,关乎吏治清明与个人尊严。朕以为,当以律法明确,何级官员有何种权限,何种情况可调阅通讯记录。同时,需研发加密技术,保护非公务通讯之私密。公权与私域,需有清晰界限。”
“自动化与就业,关乎社会稳定与公平。技术革新不可阻挡,但朝廷不能坐视百姓流离失所。工部、户部当着手研究,如何引导产业转型,兴办职业再培训,或探索以工代赈、基本生活保障等举措,缓冲变革之冲击,让科技进步之利,能为更广泛之民所享。”
“至于智能灵械……”周玄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那些神情激动的学者和修士,
“此问最为深远。朕以为,探索之心可嘉,但敬畏之心不可无。委员会当首先厘清,何种程度的‘自适应’可被接受?何种界限绝不可逾越?尤其是涉及魂魄、灵智之领域,需格外谨慎。可先立下‘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某些研究方向,为科研划定不可触碰的红线。”
最后,他总结道:“朕设立此委员会,意在建立一个持续研讨、动态调整的机制。望诸位能秉持公心,放眼长远,为朕,为大周,也为后世子孙,拟定一套能够引导灵气科技始终‘向善’、‘为民’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皇帝的重视,使得原本边缘的技术伦理问题,正式进入了帝国最高决策层的视野。这个由多元背景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注定将成为未来诸多重大科技决策的“道德罗盘”和“刹车片”。
大周在拥抱科技爆炸的同时,也开始尝试为其套上伦理的缰绳。
这条平衡发展与约束、创新与规范的道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却是文明走向成熟不可或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