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我等的是风(2 / 2)
林默看了他一眼,拿起了托盘上最后一样东西——一份墨迹似乎还未完全干透的密奏草稿。
“至于其三……”林默的语气恢复了平静,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这是一份杨长史昨夜写给后将军李恢大人的密奏草稿,被黄皓的密谍截获。来,诸葛参军,你来为大家好好念念。”
一身戎装的诸葛瞻上前一步,接过草稿,朗声诵读:
“……若姜维果有瑕疵,则顺势除之。若其清白无辜,声望因此战而达顶峰,则更需警惕。可上奏称其功高震主,拥兵自重,宜削其实权,调离西线,以防尾大不掉之祸……”
诵读声戛然而止,整个大殿已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利剑一样,死死地钉在杨仪身上。
原来,无论姜维有罪无罪,他都要置其于死地!
这根本不是为了国家,纯粹是出于一人之私!
“噗通”一声,后将军李恢脸色铁青,第一个跪倒在地:“陛下,老臣……老臣识人不明,险被此等宵小蒙蔽!请陛下降罪!”
林默却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刚刚还在附和杨仪的文臣,淡淡道:“错不在你。在于我们这把刀,太久没有动过,已经锈了,钝了,什么人都敢来上面蹦跶几下。”
他转向刘禅,躬身一揖:“陛下,臣恳请即刻推行两项军政改革。”
“其一,自即日起,所有军政文书,尤其是边关急报,必须经由臣所辖‘参军司’进行双签备案,方可上传下达。长史府不得再单独批阅、扣押任何边关军务!”
“其二,另设‘军功录’,由参军司与兵部共同掌管。凡我大汉将士,自伍长至将军,所有战功、斩获、擢升缘由,皆需公开记录在案,张榜公示,杜绝任何幕后操纵、构陷忠良之可能!”
刘禅早已被这番惊心动魄的朝争震撼,闻言立刻道:“准!一切依大都督所奏!”
散朝之后,杨仪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早已浸透了里外的中衣。
他颤抖着手,从袖中摸出那封早已被他看过无数遍的、来自洛阳的密信残角。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彻骨地明白过来。
什么“司马懿欲招揽姜维”,什么“可借此良机除掉姜维”,从头到尾,就是司马懿抛出的一个诱饵!
一个专门用来钓他这条鱼,逼着他跳出来,在蜀汉朝堂上搅起惊涛骇浪的毒计!
他,杨仪,自以为是棋手,却早已成了司马懿和林默两人棋盘上,一枚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啊——!”他发出一声压抑的嘶吼,猛地将那信纸残角投入了面前的火盆。
火苗“呼”地一下窜起,瞬间将那罪证吞噬。
他却不知道,就在他府邸对面的酒楼二层,一扇半开的窗户后面,黄皓正缓缓放下一具奇巧的千里镜,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他身后的画师,已经将杨仪焚信的模样,用最快的速度勾勒在了纸上。
当夜,前线帅帐。
林默召见了姜维。
他没有提半句成都的朝争,仿佛那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风暴从未发生。
他只是指着沙盘,如同在谈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事。
“伯约,骆谷关的守将,近日换防了。”
姜维精神一振:“哦?是何人?”
“魏兴太守申仪的侄子,申耽。此人是出了名的草包,靠着叔父的关系才爬到都尉之位。我的人查过,他有两大癖好,一是贪财,二是好色。而且此人极度怕死,从不亲临一线,最喜在后营饮酒作乐,每夜必召关内歌姬入营助兴。”
姜维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犹如两颗寒星:“大都督的意思是……若能派死士扮作乐工混入后营,趁其酒醉,或可一举夺下关门!”
林默赞许地点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你去安排,挑选最精锐的死士。”他看着姜维,一字一句地说道,“但记住,这一仗,我要的不是强攻,也不是刺杀。”
姜维一愣:“那是要……”
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我要的,是让他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开门迎敌’。”
姜维抱拳领命,转身大步走出帐外,背影挺直如一杆刺破苍穹的标枪。
他心中激荡,林默的每一个计划,都超乎想象,却又直指人心最脆弱的环节。
帐外的风,骤然大了起来。
一面绣着“姜”字的崭新战旗,在亲兵的努力下,被高高升起,在猎猎风中,与那面早已高悬的“林”字大纛并列飘扬。
姜维抬起头,看着那两面在夜色中同样坚毅的旗帜,心中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要让一个贪财好色的草包心甘情愿地打开关门,迎接敌军……这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刀剑和勇气。
或许,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一些……更具迷惑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