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门开了,人还没醒(2 / 2)
“林默将亲征长安,粮道经褒水。”
若非这封匿名信,一旦郭淮在褒水设下重兵,他北伐大军的粮道,将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掐断!
“主公,是否立刻抓捕陈姓盐商,并上报朝廷,将杨仪……”黄皓做了一个“斩”的手势。
“不。”林默冷冷一笑,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光芒,“抓了他,等于告诉杨仪,他的棋子废了。我要的,不止是棋子,还有那个自以为能置身事外的棋手。”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另一条险峻的小道上点了点。
“黄皓,放出假消息,就说我收到密报,褒水恐有伏击,大军将改走更为隐蔽的子午谷。”
“同时,”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姜维,“伯约,我给你五千轻骑,星夜兼程,埋伏于褒水渡口两岸。我要你备好箭雨和长枪,专候那些以为自己是猎人,实则是猎物的蠢货!”
姜维眼中战意昂然,重重抱拳:“维,领命!”
一场精心编织的反杀大网,悄然张开。
第三日深夜,褒水渡口,月黑风高。
一支约三百人的黑衣队伍,如鬼魅般出现在河岸边。
他们动作迅捷,训练有素,显然是精锐死士。
领头之人一挥手,众人立刻从背囊中取出火油和引火物,正准备点燃火把,对预设的“蜀军粮仓”发动突袭。
就在火光亮起的那一刹那,异变陡生!
“放箭!”
姜维冰冷的声音划破夜空。
刹那间,两岸密林中万箭齐发!
箭矢带着死亡的呼啸,如一片密不透风的铁雨,瞬间覆盖了那片小小的河滩。
惨叫声此起彼伏,黑衣队伍瞬间倒下一大片。
领头者武艺不凡,挥舞着佩剑格挡箭矢,转身欲逃。
但一道黑影比他更快!
“贼子休走!”
一声爆喝,王嗣的长枪如毒龙出洞,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啸,精准地从他后心穿过,将他死死钉在了地上!
战斗结束得干净利落。
当俘虏被押到林默面前时,他亲自揭开了那名领头者的面巾。
火光下,那是一张苍老而熟悉的面孔——杨仪府中一名失踪月余的老仆!
林默亲自提审,那老仆心理防线早已崩溃,将一切和盘托出。
杨仪虽已递交辞呈,人在家中“闭门思过”,却仍通过这条情报网,遥控指挥,企图在彻底退隐前,送给林默这致命一击,为自己在曹魏那边挣得最后的功劳。
林默听完,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
“你想做个安享晚年的隐士?可惜——”他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堂下颤抖的俘虏,一字一顿地说道:“叛国之人,连告老的资格都没有。”
次日,成都朝堂。
气氛庄严肃穆。
林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人证物证一一呈上。
从陈氏商号的假账,到宦官食堂的铜镜,再到褒水之战的俘虏口供,证据链完整得无可辩驳。
满朝哗然!
谁也想不到,那位已经上表辞官、看似心灰意冷的杨仪,竟在背后策划着如此恶毒的阴谋!
站在百官之首的尚书令李恢,一张老脸煞白如纸。
他身为监国,却对眼皮底下的叛国行径毫无察觉,这让他羞愧欲死。
他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摘下官帽,俯身叩首:“老臣昏聩,识人不明,险酿大祸!请大都督允臣……辞去监国之职!”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默身上。
这不仅仅是处置一个杨仪,更是权力的交接!
只要林默点头,整个蜀汉的朝政军务,将再无一人能掣肘于他。
然而,林默却走下台阶,亲手将李恢扶了起来,为他重新戴好官帽。
他凑到老臣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低沉而真诚地说道:
“李公,我不是要夺权。”
“我是要让每一个真正醒来的人,都能看见明天。”
李恢浑身一震,抬起浑浊的老眼,看到的是林默那双无比清澈、又无比坚定的眼睛。
殿外,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
其中一缕,正巧照在了大殿墙上那幅新绘的北伐舆图之上,将“长安”二字,映照得格外明亮。
就在这时,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从殿外疾步奔入,绕过群臣,单膝跪在林默面前,高举着一卷用特殊火漆密封的军报。
“报!大都督!南中急报!”
林默接过军报,看到那熟悉的、带着淡淡草药香气的火漆印记时,目光微微一凝。
这是孟昭容的亲笔信。
他缓缓展开,信上的内容却让他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信中提及,他亲自下令组建、由南中勇士构成的特殊部队“灵血营”,在按照他留下的新式方法进行强化训练时,出现了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