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盟誓已成!世袭勋门的动作?!(2 / 2)
“你们的职责,是替大明稳住草原这片地界,为万岁爷盯紧那些归顺的几十万部族。”
“至于封侯的愿望,本宫答应你们,回京后自会向皇上陈情,定不食言。”
话音刚落,乌云与八雅尔等人神情振奋,眼中难掩激动。从此便是朝廷册封的显贵,荣禄唾手可得。
“感激公公成全。”
……
紫禁城深处。
朱由校披着毛毯,倚在龙椅上,默然聆听魏忠贤与刘若愚奏报。
“启禀皇爷,近日宫内一切如常,未见异常调动。尚膳监与酒醋面局的眼线也无紧急密报。”
“唯前些日子,几位勋贵夫人入宫请安,皆拜见太妃,停留最短亦达三时辰之久。”
“东厂已将出入慈宁宫、坤宁宫者尽数登记造册,恭请皇爷御览。”
言毕,魏忠贤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递与身旁小太监转呈。
朱由校翻阅册页,目光落在几行名字之上。
成国公夫人、定西侯夫人、抚宁侯夫人……
皆出自世袭勋门。
此事背后必有牵连。
这些妇人持有诰命,身份等同官员,凭借夫家地位,进出宫闱无需皇帝亲准,只消皇后或太妃应允便可通行无阻。
如今看来,极有可能是她们借机游说太妃,暗中施压,意图左右朝局,谋取私利。
事涉勋臣之家,便不容轻忽。
朱由校心中警觉。纵使这些年勋贵声势不显,常被文官压制,但其根基深厚,人脉盘根错节,实非表面那般软弱。
杀一书生,不过激起笔墨讨伐,流言四起;而动一勋门,则可能引动军中旧部、宗室旁支,甚至掀起风波。
昔日先帝第五子朱慈焕猝然离世,虽无明证,然知情者皆心照不宣。
这些人不动则已,一旦出手,从不空言。
崇祯皇帝不过是想让那些勋贵拿出些钱粮支援战事,结果刚抄了一家,那家的儿子便突然死去,其中若有不妥,明眼人一看便知。
更离奇的是,朝中文武官员纷纷上奏,声称这是九莲菩萨显灵。所谓九莲菩萨,便是万历皇帝的母亲,孝定李太后。
他们说,皇子猝然离世,是因皇帝对皇亲国戚太过苛刻,惹怒了菩萨,故降下惩罚。
史册中记载:“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
而崇祯听后,“上大惊惧,极力挽回,亦无及矣。”
这类荒诞之语,常人听来只会一笑置之,可偏偏皇帝信了,吓得魂不附体,从此再也不敢逼迫勋贵。
不仅如此,连已没收的金银也尽数退还。
崇祯或许治国手段有限,但说到明末藩王勋贵之乱,责任却不能全归于他一人。
毕竟对方所作所为实在狠绝,皇帝不过索要些许军资,竟就以皇子性命相挟。
此等行径,任谁遇上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心存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