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201

分节阅读 2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从洋人手里低价买入,在拍卖行拍卖而出,可是狠狠赚了一笔。”

“至于皇家赌楼,皇,你也知道,这本身是一个极为赚钱的生意,基本不需要多少投入,随着朝廷成立商部,提高商人的地位,有钱人暴增了不少,进入京城的财富持续增加,自然而然地,皇家赌楼的生意也在持续涨。”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整个人已经恢复了正常,同时也随之想起,随着开放东南沿海的海禁,涌入了不少的西洋小玩意儿,极为受到国人的追捧,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再加猎的心理,皇家店铺趁机赚了不少银子。

当然,那些浙商、潮商也赚了不少。

思绪涌动之间,来不及多想,被一个谨慎小心的声音所打断。

“皇,你要从三家店铺抽调大笔的银子吗”

崇祯转瞬清醒了过来,听着巩永固充满试探性的话语,还有那疑惑的神情,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轻轻一点头,轻“嗯”了一声,进而补充道:“你先准备个两百万两,朕随时都有可能拿来用。”

“是,皇。”

这个时候,随着巩永固恭恭敬敬地回答,包厢里再次平静的同时,更是响起了丝丝若有若无的倒吸冷气的声音,不管是他巩永固,还是周围的那些人,都被这笔巨款震撼到了。

两百万两啊

几乎是朝廷以前一年的朝政收入,也足以在组建一个新的辽东水师,还是装备最为强悍的那种,皇这是想干什么

个人出资两百万,不难想象,皇又要将有惊人的大手笔,将会作出超乎想象的大动作,却绝不是成立新的军队,也不是用于开更多的店铺。

原因很简单,要是组建新军,皇个人出资两百万,朝廷再拨一些,这要筹建什么样的军队,需要这么多的银子

何况,朝廷的军队够多了,已经有了“天雄军”和“秦军”这两支新军,其他的军队又处于整顿与改革的状态,再新建如此规模的新军,谁又去种田

可以说,军队过多,将会动摇朝廷的国本,将会动摇天下的民生根基。

至于开店铺,那更不可能了,先不说两百万可以开很多铺子,这需要征召许多的掌柜和伙计,这样的事情,也不应该由皇去亲自督促啊

在诸多疑惑之,心的好越来越强烈,然而,崇祯却是神秘一笑,并未解释什么,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你们等着瞧。

“各位老爷,请看,这是从南洋运来的红珊瑚,高约一丈两尺,乃是南洋人从深海挖掘而出,极其珍稀”

随着吴邦宰的声音传进包厢里面,打破了此时的寂静,崇祯不禁微微扭头,更是侧耳凝神倾听了起来。

渐渐地,崇祯的嘴角微微翘起,勾勒出一抹会心的笑意,脸已经流露出赞赏之色,心里却是在暗想,明清三大商帮,还是徽商更好一些,更值得朝廷扶持和栽培。

有着“徽骆驼”美称的徽商,相于其他几大商帮,不仅以儒家为修身之典,更是兼具爱国精神,大明每次缺钱之时,属徽商捐输最多,与朝廷紧密相连。

从早期的不辞辛苦,运粮输边,到之后的积极参与抗倭的活动之,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随着回想起这些信息,崇祯愈发坚定了倚重徽商的心思。

毕竟,单靠武功,对外宣战,只能开疆扩土,保国家稳定,而商业的发达,商人的出现,才是国家兴旺的根本,乃是各行各业的润滑剂,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四百二十八章提前透露

无疑,从诸多商帮之中,徽商乃是绝佳之选,最能保证大明的利益,贾而好儒,这是徽商的特点,也催使他们,白天经商,晚上夜读,虽然致富,但依旧恪守着勤俭节约的精神。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国难民困或者旱涝水灾之时,却又慷慨解囊,将财富贡献给社会,往往这是其他商帮所不能比你的,也是崇祯欣赏与好感之处。

徽商之中,隐隐有着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韵味。

真正让崇祯印象深刻,对徽商心生好感的是,商部刚成立不久,随着吴邦宰一门讨回公道,沉冤得雪,在河南赈灾的过程中,徽商可是除了不少的力,捐银数十万,捐粮也是将近十万石。

不久之后,作为皇家生意的负责人,田弘遇和吴邦宰携手而来,包厢里也只剩下了崇祯他们三人,冷晓磊等护卫全都被打发了出去,守在门外。

“皇上,如果还需要银子的话,其他皇家生意还可以抽掉一些,其他的生意虽然比不上两行一楼,但随着天下的情况有所好转,渐渐趋向欣欣向荣,获利也好了许多”

国丈田弘遇率先开口了,但却猜错了心思,还以为崇祯关心的还是之前的事情,话还未说完,就被后者摆手给打断了。

“不用了,两百万两白银,已经是一笔巨大的数目,足够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句之后,神色为之一敛,变得极为郑重的同时,隐隐间,脸上又洋溢着一股淡淡的神秘笑容,紧接着,转而说道:“之所以将你们叫到这里,在包厢里秘密相谈,就是事先透露一下,今年的年末之时,朕准备宴请一些人,而宴请的对象,就是今年缴纳税银最多的十位商家。”

此番话一出,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使得两人一阵错愕,愣在了那里,半晌没有反应过来。

宴请商人

士农工商,毫无疑问,在这个年代,即便成立了商部,依旧改变不了商人最底层的地位,改变不了世人对商贾的印象,多是逐利之辈,奸诈之徒,狡猾如狐,坐享其成,等等。

居然居然,皇上居然说,要宴请商人

虽然其中有着极其浓厚的功利性质,皇上是想他们为朝廷贡献更多的银子,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这绝对是商贾界的一大福音,将会引起商人圈的一阵骚动。

毫无疑问,获得宴请的资格,就等于得到了皇上的认可,虽没有“义商”之类的封号或牌匾,但在以后的经商生涯之中,也将会有着难以相信的好处。

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这乃是象征着商人地位的提升,象征着经商一途,不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垫底的存在,也是朝廷极为重视的对象。

否则的话,皇上也不会亲自宴请,以示奖赏

古往今来,在大明的历史之上,能够获得皇上的专门宴请,除了开国勋臣,还有那些大胜而归的武将,有着这样的殊荣之人,可谓是寥寥。

何况,皇上,由于本身的神秘性,高高在上,莫说是普通人,就是寻常的官员,都很难见到一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