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4(1 / 2)
生产,内阁的权威日益重要起来,弄到现在这些无法无天的文臣竟然当着皇帝的面前大打出手。朱宏三忍无可忍,终于决定借着这件事将军机处抬到前台来。
历史上军机处出现和现在的场景差不多,康熙末年因为九龙夺嫡,朝中一些大臣纷纷站队开始互相掐架,康熙皇帝后期深受这种党争的困扰。所以雍正上台后为了集权和削弱相权,才搞出来这么一个军机处。
军机处刚出现也是雍正打着西北战事的名头,但是接下来职能就变了,慢慢的军机处将内阁架空,完全成了皇帝控制朝政的工具。
明代和清前期的内阁和丞相制度差不多,都是一帮职业经理人,这帮家伙打着为国为民的大道理经常和皇帝唱反调。但是军机处可不同,军机处一开始是军事机构,军事讲究高效迅速,所以军机大臣都是跪受笔录,然后按照皇帝的意思实施,根本不能有半点反对意见。
朱宏三在广东称帝时心中也想拨乱反正,朱宏三来自后世,深知清朝君权至上,制度僵化的厉害。那些大臣一个个被军机处管制的缚手缚脚,在和英国战争时竟然事事都要请示清朝皇帝,广东距离北京数千里,清朝那时的交通条件,等到广东官员得到皇帝的指示什么事都晚了。
朱宏三为了避免培养出这种僵化无能的官员,才决定重启唐宋时期的丞相制度。这项制度有一种好处,就是所有官员都知道自己干什么,皇帝也没有那么重要。明代万历三大征的取胜正是说明了这点,前线官员将领敢于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换上清朝官员就不行了,什么事都要请示皇帝,自己完全成了皇帝的提线木偶,什么事能干好才怪。
但是内阁丞相制度有千般好处,也就一点坏处,那就是党争激烈。大家都是学孔孟之道出身的,我也不必你差什么,为何你能当首辅我却只能当次辅就要听你的这样自然分帮立派,朝政自然乱成一锅粥,万历后期和天启崇祯年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在玩政治,根本就没人管皇帝死活,所以崇祯才能在死后还留下了“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名言来。
第八百四十九章钦差人选
马明远刚才跪在地上请求皇帝原谅,但是听皇帝将自己和所有内阁成员,在加十三部尚书一同免职,并且还让军机处取代内阁的地位,马明远身为既得利益者怎能放弃自己的权利。
“陛下,这不合祖制啊军机处只是军事机构,现在却要替代内阁,这朝政可怎么办”
朱宏三听马明远这么说瞪眼道:“怎么跟朕讲祖制,朕问你们这帮臭老九,当年太祖皇帝怎么说是不是说朱家子孙不许再设丞相,群臣有敢提出此议者,严惩不贷是不是这样现在朕是恢复太祖祖制”
马明远没想到皇帝还知道这点,赶紧狡辩道:“陛下,当年太祖禁立的丞相,但是我朝是总理大臣,这两点不同啊”
“不同有何不同朝政出自你们总理大臣之手,官员任免出自你们总理大臣之手,你还说你们不是丞相”朱宏三说的这句话才是真正原因,你们都干了要老子干什么难道还要老子去当木匠、当道士
朱宏三看马明远还要解释,朱宏三打断说道:“马爱卿,刚才方逢年弹劾你,朕相信你对于老家的事并不知情,但是现在案子还没结束,马爱卿就先回家等候消息吧”
朱宏三说完不等马明远解释,接着说道:“你们都是阁老,都是官员,是天下百官的楷模,今天在国家朝政大典上出现这种丑闻,你们不内疚吗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你们还对得起孔孟圣人吗”
良心这种东西如果刚入职那时候还真有点儿,但是现在吗早已经不知道丢哪去了。虽然都知道自己没有良心,但是当着皇帝怎敢这么说所以百官在皇帝这么问时一个个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等有罪”
朱宏三看着这些言不由衷的混蛋,指着为首的阁老们说道:“你们是百官之首,今天这事你们没有责任吗现在朕就将你们停职,等河南的案子审完再决定你们怎么办”
朱宏三说完对军机处陈明夏说道:“陈明夏,在满清时你也当过吏部尚书,朝廷如何运作你也熟悉,阁老停职这一段时间国政就由你们军机处负责”
陈明夏听皇帝这么说心中大喜,这样算来自己不就成了首辅了只要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办差让皇帝满意,很有可能从代理首辅变成正式首辅。
心中打着如意算盘的陈明夏赶紧躬身接旨,并且保证一定辅助皇帝处理好朝政云云。
朱宏三点了点头说道:“好,军机处第一道圣旨就是选派钦差大臣,严查河南一案”
陈名夏赶紧躬身接旨:“陛下,敢问钦差大臣选定那位”
明代钦差分为很多种,现在成为地方长官的巡抚就是钦差的一种,还有崇祯年间封的各种督师,也算钦差的一种。其实按照规定,都察院的各省巡按也是钦差的一种。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什么市舶司的总管、各个钞关的镇守、驻扎江南苏州、杭州的织造等等,都可以算是钦差。这些钦差品级不一定,有督师的正一品,也有巡按的七品,但是都有一个特点,能当上钦差的必定是皇帝的亲信。
这个也很简单,钦差是皇帝派到地方解决一种或者几种问题的官员,皇帝害怕被那些地方官蒙蔽,自然要找自己能信任的人担任。
这次河南的案子很大,必定牵连到朝中的那个大员,所以陈名夏才有这么一问,钦差用谁皇帝你给个准信啊
朱宏三低头想了想,现在朝中各方势力纠结,不管谁去当钦差都要受朝中几派大佬牵制,所以这个人选真的很难选。
朱宏三沉吟良久说道:“命燕王朱渊当这个钦差”
朱宏三现在有五个成年儿子,这个老四朱渊正是崇祯的女儿、亡国公主朱媺娖的儿子。正因为朱渊身负两代皇帝的血脉,所以在朱宏三的几个儿子中身份极为贵重,当然正因为身份太贵重,也失去了竞争皇位的可能性。
太子朱海身后站着偌大的马家,朱宏三上台打着崇祯治国不行,才换自己来的旗号,这两项就将朱渊继承皇位的可能性降为零。如果朱宏三挑选朱渊当接班人,那自己当年监国称帝的合法性就没了,所以朱渊根本不可能成为继承人。
朱渊自己也很明白这点,在十四岁成年后自己独立开府,马上就投靠了太子朱海。虽然朱渊当不了继承人,但是身上毕竟流着两朝皇帝的血脉,所以朱渊在前明一些遗老遗少中还是有些影响力的,正因为这点,朱海也想多收揽人手,自然对这个四弟礼遇有加。
礼遇归礼遇,但是朱海并不想看到朱渊也成长为一方势力,那样对自己威胁太大。现在听父皇要派老四当这个钦差大臣,朱海赶紧站出来说道:“父皇,祖制根本没有皇子出京这一说,让四弟当这个钦差于祖制不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