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锦绣 > 分节阅读 544

分节阅读 54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朱宏三听朱海这么说冷笑道:“太子,没想到你和你的老师一个论调,开始讲祖制来了既然你反对你四弟出去,那好,朕命你以亲王身份去当这个钦差,你满意了吧”

朱海听让自己以亲王身份去当这个钦差,自己是太子,成了亲王那不就是被废了吗更何况离开北京离开父皇身边,还不知道自己那几个弟弟如何给自己下药呢想到这朱海赶紧躬身答道:“父皇,都是儿子孟浪,四弟正是这个钦差的好人选”

七位阁老和所有尚书都被朱宏三打发回家,现在管朝政的陈名夏还是个应声虫,这样用皇四子朱渊当钦差的圣旨也就通过了。

这时朝会已经到了中午,朱宏三的痛风发作实在站不住了,朝会也就草草结束,那些被免得阁老、尚书们也灰头土脸的出门坐轿回家。

门口的轿夫看到自家老爷出来都是一愣,刚才进去的时候都是人模狗样,怎么出来都衣衫不整,还哭丧着脸最倒霉的要数那七个阁老和十三个尚书,出来连官服、官帽、笏板都没了,都成了白丁。

穿着月白中衣的马明远看了看站在自己后面的瞿式耜,冷声问道:“瞿起田,这就是你希望得到的结果吗”

瞿式耜被马明远抢白几句心中也很窝火,按照他的规划,今天不说将马明远免掉,也要让楚党丢失几个干将,但是哪想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后连自己都被弄得丢了官职。

瞿式耜虽然心中颇为后悔,但是死鸭子嘴硬,听马明远这么说也冷哼道:“哼,今天这事都是你们楚党造的孽”

马明远一听你瞿式耜还有理了,现在还玩倒打一耙,马明远转过身来怒道:“瞿式耜,怎么你还不服气不成”

“马明远,怎么老夫说的不对吗你们楚党就是祸国殃民今天事态超出老夫控制,要不一定要让你马明远好看”

马明远本来就一肚子火,听瞿式耜在这不说人话,气的就要动手打架。

眼看这些阁老还要在承天门前在打一次,阁老中的冯自用站出来说话了。

“两位,现在是我等士人危机时刻,怎么还要动手呢都火上房了你们还不着急吗”

冯自用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内阁都要解散了,你们这帮老家伙都要回家种地了,还在这打架,能不能想一些有建设性的主意。

冯自用是公爵,还是朱宏三起家的四大谋士,跟随朱宏三时间第二长,自然有这个资格劝架。马明远瞿式耜二人听冯自用这么说,才互相冷哼一声,回到自己的轿中起轿回家。

朝廷大佬被免官回家,但是一些中层官员却没有这么幸福了,他们还要回到自己的衙门办公,虽然上级从内阁变成军机处了,但是自己的职能并没有变。

朱宏三回到后宫休息一下,然后为这个钦差人选头疼。刚才他提出让四儿子朱渊当钦差完全是权宜之计,老四朱渊今年只有十五岁,按照后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生,他怎能当好这个钦差但是刚才朝会上这个人选实在不好选,想要挑出一个清正廉明、奉公守法,还不属于朝中几大势力的的钦差,实在太难了。

朱宏三坐在龙椅上想了想,对李承恩说道:“老李,你去将都察院低级御史和国子监太学生的名单拿来,朕要看”

朱宏三没办法,只好让人取来名单,希望自己在这些人当中能挑选出合适人选来。

李承恩主管东厂,自然有整个京中所有官员的名单,听皇帝这么说赶紧吩咐人去取来。

朱宏三拿着低级御史的名单,看看性命在看看籍贯,不是湖广就是江苏、浙江。不用说,湖广都是马明远的门人,江苏浙江都是东林党的弟子。

御史的花名册看完朱宏三又拿起国子监的花名册,看着看着朱宏三突然眼睛一亮,心中暗道:老子这几年事太多,怎么把这个人忘了,原来他已经出仕了

第八百五十章于成龙

让朱宏三欣喜若狂的人正是于成龙,清朝唯一能个变态海瑞相比的清官于成龙。海瑞做了一辈子官,百姓送给他一个“海青天”的外号,而这个于成龙更是厉害,百姓送给他一个“于青菜”的外号。这个外号来自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的职位上,两江总督是全天下最好的肥缺,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竟然天天吃青菜、吃米糠,所以江南百姓才送给他这么一个外号。

于成龙的廉洁程度和海瑞差不多,死后身边无一亲人,同僚清点其遗物是发现仅有靴、带和绨袍一领,碎银三两,钱二千,粟米五六斗,盐豆豉数钵,这种清廉程度大概也就那个海变态能比了。

于成龙虽然和海瑞清廉程度差不多,但是在行政能力和为官之道上要比海瑞强上无数倍。海瑞就像三伏天的太阳,谁在他身边都会被烤死,所以海瑞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和上下级、同僚的关系处理不好,就连自己家中也不得安宁。

而于成龙不同,于成龙很晚才出来做官,早已经看清这个世界的人情世故,所以官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不能难为他,反而于成龙很会借势,用来完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在于成龙二十多年的仕途中,他很会处理和上级、同僚之间的关系。于成龙在广西当知县的时候,布政使金光祖在把于成龙评定为广西官员的楷模之后,又把于成龙评定成了“卓异”。有这样的领导,再加上不错的能力,还有一点小运气,于成龙才有后世那个“天下第一廉吏”的评语。

不过这些都是后世的于成龙,现在的于成龙还是历史上的那个倒霉鬼,数次科举不中,没办法只好托门挖关系进了国子监,这个国立干部管理学院学习。

明代当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科举正途,就是按照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个台阶来,这种出身的官员出身高、学问大、后台硬进士都有老师,一般来说都是大学士,副总理当你的老师,想不提拔都难啊。

还有一种就是勋贵,也就是你祖宗当年跟着朱元璋卖命,所以成功后国家给你一个长期粮票。还有一些后世有战功封爵的勋贵,这些人的子女是可以直接当官的,不过只能出任武职,转文官那是想也不要想。

第三种就是监生,顾名思义就是国子监的贡生。这种制度是科举制度的补充,因为科举只是考文章,有很多人考试不行,但是确实有能力,如果只有科举一条路那这些人才岂不是不能为国家所用所以朱元璋规定,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