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念及于此,悉末朗一脸凝重地的下达了支援百谷城的命令。
半个时辰,前线不到前线却传来了消息:论弓仁率领骑兵阻截他们的援兵,双方焦灼而战。
“完了一切都完了”悉末朗失魂落魄的想着,突然他想到了尚赞婆。
石堡城不在四城一桥之内,但离百谷城也很近,有时间有机会也有兵力支援百谷城。假若尚赞婆派兵支援,救下了百谷城,那他们便能破坏唐军的计划。
一切还有希望
与此同时
尚赞婆也陷入了纠结
石堡城位于蒙赤岭的山脉最高处,凭高而望,百谷城的异变尽在眼底,守城的护卫第一时间将情况告他知晓。
救与不救
尚赞婆实在为难,以大局考虑,应当救援,毋庸迟疑。
但是他要是救了,石堡城怎么办
这也许就是唐军的诡计,为得就是吸引他们出兵救援,他们好乘机来攻
为了一个百谷城,换石堡城值不值得
尚赞婆心中捉摸不定。
以价值而论,显然是不值的,但是百谷城在大局上对唐军极为重要,让唐军占据了百谷城,接下来的战役可就不好打了。
左右为难
尚赞婆从未想过,自己竟然陷入了这种境地。
左思右想,犹疑再三。
尚赞婆一咬牙,下定了注意,不救
风雨会京师第十四章将帅不和
宛秀城议事厅
裴旻、郭知运、论弓仁三大老齐聚。
“还是这屋里住的舒服”郭知运紧了紧身上的大衣,随手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比起露天帐篷,议事厅的避寒效果明显更加出色。尤其是西南苦寒,屋舍的构造以抗寒为主,屋里只要摆上几小盆炭火,便有后世暖气一般的效果。
裴旻在郭知运的身侧坐下,笑道:“也许真要在这里熬过这个冬天也不一定。不过我们的小日子,过得比对方舒坦,这点可以确定。”
后勤一直是唐军的弱势,但在裴旻的操作下,食用米粮的他们,反而成了优势。
以目前大唐的经济情况,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他们消耗下去。
论弓仁只觉得身上火辣辣的,忍不住道:“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你们那么怕冷。”
裴旻惬意的道:“就如我们想不明白,你们那么怕热的原因一样。”
其实他知道原因何在,这生存环境不同,体格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藏人因受高原气候的影响,毛孔粗大,血液流动的比高原以下生活的人快上许多,身体产生的热量远胜常人,所以大多藏人都是红光满面的,也远比高原下的人耐寒。也因自身的热量足,一但到了酷热的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煎熬。
这种超时代的科学答案,裴旻也懒得解释。
论弓仁自给堵住了嘴,早年他去过长安,对于那边的热,记忆犹新。
郭知运道:“若无必要,我可真不想在这里熬过整个冬季。”
裴旻也不想,只是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没想到尚赞婆对石堡城的执念那么深,竟然一点兵马都没有派出来支援,耸了耸肩道:“现在只能看悉末朗、尚赞婆两人弄闹到什么地步了。”
针对当前的情况,他设了好几种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尚赞婆全力救援百谷城,只派小股部队救援百谷城,亲自救援百谷城,遣将救援百谷城,都有不一样的应对方式。
若尚赞婆全力救援百谷城,他们便直接放弃百谷城,以早已准备就绪的骑军堵住尚赞婆回石堡城的路,直接开大军就驻扎在石堡城的山脚,抢占石堡城,打破局面。
若尚赞婆派小股部队救援,他们便在途中奇袭,将救援兵击溃打散,派人潜伏至溃散的兵卒中,随着败卒跑进石堡城以作内应。
论弓仁作为昔年吐蕃军神噶尔钦陵的儿子,麾下有七千不满吐蕃赞普逼死心中偶像而跟着降唐的吐蕃本土兵士。他们对于吐蕃的情况了如指掌,说着一口流利的吐蕃语,黑夜中根本辨别不出真假,大有操作的机会。
但是尚赞婆死守不出,这便有些尴尬了。
石堡城号称“绝岭屠鹰”,历史上哥舒翰动用了七万大军,以死伤万余的代价,拿下此要塞。
可见石堡城之难取,尚赞婆死守不出,裴旻也不可能强攻,只能重新寻找机会,等待可趁之机。
实在不行,也只能等到来年开春,吐蕃牛羊因寒冻无食料死绝,吐蕃军上下也因断粮士气底下的时候,发动总攻。
三人你一言我一言的说着,针对当前的情况商讨着应对之法。
这时孙周大步走了上来,对着裴旻一阵耳语。
裴旻听得眼睛一亮,高声道:“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见郭知运、论弓仁不解的看着他道:“悉末朗与尚赞婆的矛盾彻底激化了哈哈,这一矛一盾,终于对上。”
原来悉末朗对于尚赞婆一忍再忍,面对他见死不救的做法,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悉末朗直接以不听军令调遣,坐观胜负,导致宛秀城失陷这一大罪,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