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367

分节阅读 3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个让他耳熟能详的。

正当裴旻小小的失望之际,甘旭挥手叫来一人道:“还有一人国公不凡一见,他不是我河西士林中人,却大有贤名。专门为国公来的,听说此次甘峻山集会,特来相见。”

裴旻重整了精神问道:“不知哪位高士”

他话音刚落

一个步履沉稳的中年人来到近处作揖道:“并州晋阳王翰,王子羽见过裴都督。”

裴旻眼中一亮,终于来了一个有分量的人了。

王翰在后世之名,远比不上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这类人耳熟能详,但是他的诗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属于诗红人不红那一类型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凉州词就是王翰力作之一。

“原来是子羽先生,久仰大名,您的凉州词在下可是百读不厌尤其是那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将士们豪爽的性格及征战之前悲壮描绘的淋漓尽致。”

王翰心底也涌现一股自豪,论及年岁裴旻在他之下,但是论及士林地位,两者不能同日而语,能得他如此一赞,不虚此行了。

甘旭老脸有些自卑,他们河西士林,真拿不出一个跟王翰这般出色的人物,见时间差不多了,说道:“国公请入内说话”

裴旻点了点头,同时给王维使了一个眼色。

王维心领神会,与王翰一并交谈着。

裴旻看着王维、王翰,又想起来王之涣、王昌龄,忽然发现这老王家还真出人才。

一众人走进了老君洞,相传老子隐居之所。

老君洞的洞口很小,却渐入渐广,可容数百人,四周遍布钟乳异石,格外有情调。

中央石壁的上方有着一尊老子的雕像,裴旻一行人先于洞内祭祀了老子,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后,集会正式开始。

在这之前,裴旻自然要发表讲话。

看着洞中的百余文士,裴旻笑道:“盛情难却,这里就随便说两句。在下不太会说话,说的不好,诸位不要见怪就说说我个人对名儒、大儒的理解。当然这是个人的想法意见,并不代表大众。”

“在下崇拜敬仰的大儒很多,数是数不过来了。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一个是在下的恩师裴行本,一位是县里的教师先生刘兴”

风雨会京师第十三章师德无双

裴旻的话让百余文士相继私语。

裴行本,人所共知。

武则天朝的冬官尚书,也是宰相,与狄仁杰同殿为臣。

固然远不及狄仁杰那般出名,却也为天下做过不少事情。

但是刘兴是谁,他们真的没听说过。

裴旻笑道:“裴公大多数人都应该听过一二,自不用细说。刘兴你们也不用多猜,他并非是什么大人物,就是很平常的一位教书先生而已。论及才学,在场的你们,几乎个个都比他强。”

裴旻这话再次让人茫然不解,议论声更大,按照这么说那在场的诸位岂不是人人都是大儒,这大儒也太廉价了吧

“莫要以为大儒廉价,刘先生却无高才,但不只是在下,在我娘的记忆中,在村里最长者的记忆里,刘先生二十岁于县内教书育人,一直至某离开幽州时,还在学堂讲学。后来我高中状元,将母亲接到了长安,与其闲聊,还特地说过他,他还在。我相信此时此刻,若他身体安好,一定在学堂里育人,导人向上。”

“在我的记忆里,刘先生家境一般,勉强度日,可他从未提升一点学费,一直都以清苦人家都接受的价位教学。五十年如一日,一直如此。他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他一人,始终坚持着岗位。就在十年前,有一位孝顺的学生有了出息,不忘师恩,意图接他去安享晚年。却为他拒绝了,他说他走了,这些想识字的孩子怎么办这个学生你们应该听说过,就是左丞相徐国公刘幽求”

这说道刘幽求,瞬间引起了一阵轰动。

刘幽求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在病故之前是当今皇帝李隆基的第一心腹,唐隆政变驱逐韦后、武氏余孽,拥立唐睿宗这壮举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刘幽求不但多谋善断,还有一身的好文采,为士林敬仰。却不想他的启蒙恩师,竟然是一介无名之辈。

“不为名利所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五十余年如一日的导人向上,诚可谓师德无双之士。如此人物,试问有谁比及的上在做的诸位,又有哪一个自问能够做到刘先生这样的”

“评价一人,在下以为不能单以才华论之,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为人如何才华再高,如杨雄者,又用何用不过是世间多一背主逆臣而已刘先生教化之功,凭何当不得大儒之名”

裴旻激昂的说着,洞中诸人莫不是一阵默然,无言以对。

读书人追求名利之心,比之武人更重。

是以古来即有文人相轻一说,真的如此比较起来,他们哪里能跟刘兴这品德高尚的无名之辈相提并论

甘旭倒是听得一脸激动。

他未有刘兴那不追求名利的品德,可对“教化”一到,别有重视。

裴旻的言论,深得他心。

裴旻续道:“孔圣人一生成就无数,孔门七十二贤,弟子盖三千。但他真正的弟子又起止这三千人他是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大贤,第一个传播教化的圣人,第一个将知识公之于众的导师。他将学问布于门下三千弟子,而他的三千弟子又将文化布于三千,三千又三千,才有今日儒门盛举。”

“是以在下以为,才学固然重要,但教化之重,理应更在之上。两者兼顾,那就再好没有了。私以为有才之人,可谓名儒,才名显著嘛但是真正的大儒,理当如孔圣人一般,身怀教化之功。而不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

“今日是士林聚会,那在下就开以彩头就以歌颂那些默默无闻却身怀教化大德的大儒”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墨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