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捕快之名 > 第412章 大理寺

第412章 大理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暮云将西天染得一片鎏金,残阳的余晖斜斜铺在青石板路上,秋风卷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打着旋儿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细碎的沙沙声。张希安站在廊檐下,抬手解开绯色官服的玉带,将叠好的官服递给一旁候着的侍女,只留贴身的月白家常衫。衣料是上好的细棉布,领口绣着一圈浅灰云纹,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他望着门房老周佝偻着身子,将黑漆描金的官轿稳稳停在院门口,轿帘边角的铜铃轻轻晃了晃,没发出半分声响——想来是鲁一林日日擦拭保养,连轴杆都涂了新的牛油。

今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张希安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户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坐在案前,整理好笔墨纸砚,然后打开秋税账册,准备进行核对。

账册的每一页都被下头的小吏整理得井井有条,按照村落顺序排列得整整齐齐,甚至连算错的地方都用红笔圈出,清晰明了。张希安不禁对这些小吏的工作态度感到满意,心想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也能轻松不少。

他拿起紫毫笔,蘸上朱砂,开始逐页勾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希安专注地核对着每一项数据,确保账册的准确性。不知不觉中,太阳逐渐西斜,酉时的钟声敲响,意味着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

张希安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发现自己居然比往日提前了半刻完成工作。他满意地看着已经核对完毕的账册,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放下紫毫笔,张希安的指尖还残留着朱砂的淡香。他不禁想起近半年来的经历,自从钟楠来到府衙后,虽然他在府衙里说一不二,连知府都要对他礼让三分,但奇怪的是,钟楠却从未找过自己的麻烦。

张希安原本一直悬着的心,此刻总算稍稍松快了一些。他不知道钟楠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宽容,但至少目前看来,自己在府衙中的日子还算安稳。

“少爷,您可算回来了!”鲁一林远远地就望见了张希安的身影,他急忙迎上前去,三步并作两步,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待走到近前,鲁一林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张希安递来的官帽。那顶官帽的帽檐上,还沾着些许秋风卷来的槐絮,仿佛在诉说着它刚刚经历的一场旅程。

鲁一林的额角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呼吸也有些急促,显然是因为焦急等待而有些紧张。他连忙向张希安禀报:“少爷,刚才有个人来府上寻您,说是大理寺的差官。他身着青衫,腰间挂着牌子,看着倒是像那么回事儿,可我实在分不出真假,所以没敢擅自放他进来。我已经将他打发到偏厅去奉茶了,还特意吩咐小仆在旁边盯着呢。”

张希安摆了摆手,示意鲁一林不必慌张。他袖中还揣着一块芝麻糖,是方才路过街角糖画摊时买的——那糖画师傅手艺好,熬的糖稀又香又甜,他见摊子前围着的孩童眼馋,便也买了一块。此刻糖渣从糖纸缝隙里漏出来,混着官服上残留的皂角香,倒添了几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刚刚转过穿堂,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廊下立着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那青衫的颜色并非寻常的青色,而是一种石青色的细绸,质地柔软光滑,宛如丝绸一般。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袖口处因为长期的摩擦,已经略微有些发白,显示出这件衣裳的主人穿着它已有一段时间。

男子腰间系着一枚银鱼符,符牌随着他踮脚张望的动作而轻轻晃动。那银鱼符牌在暖黄色的灯光映照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而坠子上的红绳,也因为岁月的洗礼,已经洗得泛白,失去了原本的鲜艳色彩。

廊下挂着的灯笼刚刚被点燃,橘黄色的光芒柔和地洒落在男子的肩头,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纱衣。这温暖的光线不仅照亮了他的身影,还将他鬓角的几缕碎发映衬得格外清晰,如丝般柔顺。

“可是张希安张大人?”男子见到有人从穿堂走出来,立刻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盯着来人。他的动作迅速而利落,三步并作两步地跨上台阶,衣摆随着他的步伐翻飞,带起一阵轻风,连廊下的灯笼都被这股风吹得微微摇晃。

男子的脸上透露出几分急切,但他似乎又在刻意克制这种情绪,放缓了说话的语气:“在下大理寺评事苏廊,奉李环李大人之命,特来给大人送信!”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干练。

鲁一林慌忙从后头追上来,伸手就要拦:“大人还没发话,您怎好……”话没说完,便被张希安抬手止住。

“麻烦您将大理寺腰牌与我一观。”张希安开口道。

“不妨事,”苏廊说着,便从腰间解下一块铜牌,递到张希安面前,“大理寺的腰牌在此,大人一看便知。”

张希安接过铜牌细看,那牌子不过巴掌大小,边缘被摩挲得发亮,显是日日佩在身上。正面刻着“大理寺评事”五个篆字,字迹深峻,背面还刻着个小小的“苏”字。他抬眼打量苏廊:约莫三十来岁年纪,眉峰微微上挑,透着几分机灵,眼下却有淡淡的青影,像是赶了许久的路没歇着。可他嘴角偏偏挂着笑,说话时语气从容,倒看不出半分疲惫。

“苏评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进。”张希安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侧身让开道路,同时转头对闻声赶来的黄雪梅吩咐道:“去把后堂那坛去年酿的桂花酿温上,再烫一壶雨前龙井,要仔细着些,可别烫着了。”

苏廊也不客套,微笑着向张希安点头示意后,便迈步走进了正厅。他环顾四周,只见堂上摆放着一张半旧的榆木八仙桌,桌面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光可鉴人,甚至能够清晰地映出人影来。而在墙壁上,则悬挂着一幅名为“半日闲”的中堂画,那画中的笔触细腻入微,墨色浓淡相宜,显然是出自大家之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