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676章 出来玩还不忘实验

第676章 出来玩还不忘实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萤火虫在庭院的竹丛间飞舞,灯光、星光、萤火虫的光交织在一起,温柔而浪漫。叶之澜靠在萧凡肩头,看着孩子们轻声讨论着夜观的发现,心里满是安宁。“这样的夜晚真好,”她轻声说,“既有科研的乐趣,又有放松的惬意。”

“等宝宝们出生了,我们带他们来这里,也让他们看看萤火虫,做小实验。”萧凡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

第二天上午,孩子们看着老板送的笋干和蜂蜜,又有了新的想法。“妈妈,笋干晒干后能保存很久,蜂蜜也不会变质,这是为什么?”叶澜问道,“草原牧民储存食物很不方便,能不能用这个方法帮他们?”

萧汀补充:“我们可以做个食物防腐实验,看看干燥和高糖环境是不是真的能抑制细菌生长。”

叶之澜和萧凡都表示支持,一家人来到民宿厨房,找来了实验材料:干笋干、泡发的笋干、蜂蜜、两个小盘子、保鲜膜、电子秤。

“实验方案:将泡发的笋干分成两份,每份20克,一份均匀蘸上蜂蜜,另一份不蘸,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用保鲜膜密封(留少量缝隙),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下,观察24小时,看是否有细菌滋生、发霉变质。”叶澜条理清晰地报出方案,萧汀已经开始称重、分装。

“同时,我们可以分析原理,”叶之澜补充道,“笋干晒干后水分含量低,细菌无法繁殖;蜂蜜含糖量高,渗透压大,能让细菌细胞脱水死亡,所以都能长期保存。”

孩子们把两个盘子放在厨房的窗台上,做好标记,然后就跟着老板学做笋干炖鸡。老板手把手地教他们切笋干、处理鸡肉,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萧汀负责精准称重食材,叶澜则记录烹饪步骤和时间。

“鸡肉500克,笋干50克,姜片5克,加水10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萧汀报着数据,叶澜则在旁边提醒:“妈妈孕期需要清淡饮食,不要放太多盐和调料。”

炖鸡的间隙,老板提议:“附近有个竹泉村,车程20分钟,有天然泉水,人特别少,适合散步,你们要不要去看看?泉水能直接喝,还能测测水质。”

叶之澜看了看自己的状态,感觉很好,便点头同意:“好啊,正好去看看泉水,做个水质监测实验,看看和草原河水、竹海溪谷水的区别。”

一家人驱车前往竹泉村,车程果然只有20分钟。村子依山傍水,一条清澈的泉水溪流过境,溪边种着几棵老槐树,树荫下有村民摆的石桌石凳,显得格外静谧。

“这里的空气真清新!”叶之澜深吸一口气,泉水的清甜混着草木的香气,让人身心舒畅。

孩子们立刻拿出水质检测仪,萧汀先舀了一杯泉水,测量pH值:“pH值7.0,中性水,水质优良。”再测矿物质含量:“0.2g/L,比竹海溪谷水的矿物质含量低,更适合饮用和灌溉。”

叶澜则收集了泉水边的土壤样本,和草原、竹海的土壤做对比:“泉水边的土壤黏粒占比30%,砂粒占比45%,保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好,介于草原和竹海土壤之间。”

萧凡扶着叶之澜沿着泉水边慢走,孩子们在旁边收集鹅卵石,大小不一,颜色各异。“这些鹅卵石可以用来做排水实验,”萧汀说,“草原有些区域容易积水,我们可以在土壤下铺一层鹅卵石,测试排水效果。”

叶澜捡起一块扁平的鹅卵石:“不同大小的鹅卵石排水效果应该不一样,我们可以做个梯度实验,用大、中、小三种鹅卵石,看哪种排水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叶之澜笑着说:“这个想法很好,回去后我们就在民宿庭院里做,实验结果可以给草原项目的排水系统提供参考。”

在竹泉村待了一个多小时,一家人就返程了。回到民宿,笋干炖鸡已经炖好了,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老板打开锅盖,鸡肉软烂脱骨,笋干吸满了汤汁,味道鲜香浓郁。老板还特意给叶之澜盛了一碗清汤,上面漂浮着少量葱花,清淡又营养。

“尝尝看,加了一点点蜂蜜调味,更鲜了。”老板笑着说。

叶之澜喝了一口汤,清甜鲜美,没有丝毫油腻感,肠胃也很舒服。孩子们一边吃,一边讨论着下午的鹅卵石排水实验方案,萧汀在笔记本上画着实验装置图,叶澜则列出需要的材料:“三个相同的塑料桶、不同大小的鹅卵石、草原土壤、浇水壶、量杯。”

吃过午饭,孩子们就开始筹备实验。萧凡帮忙找来了三个塑料桶,在桶底钻了几个小孔,作为排水口;孩子们则把鹅卵石分成大(直径3-5厘米)、中(1-3厘米)、小(0.5-1厘米)三类,每类500克。

实验步骤:在三个塑料桶底部分别铺一层不同大小的鹅卵石,再铺上10厘米厚的草原土壤,用浇水壶向每个桶里倒入500毫升水,记录排水时间和排水量。

“开始浇水!”叶澜一声令下,萧汀匀速向每个桶里浇水,叶之澜则拿着秒表计时。

第一个桶(大鹅卵石):排水时间2分30秒,排水量420毫升;

第二个桶(中鹅卵石):排水时间1分45秒,排水量450毫升;

第三个桶(小鹅卵石):排水时间3分10秒,排水量380毫升。

“结论:中号鹅卵石排水效果最好,排水速度快,排水量最多,能有效排出多余水分,又不会让土壤过快失水。”叶之澜快速总结,萧汀记录数据,“建议草原积水区域,在土壤下铺10厘米厚的中号鹅卵石,优化排水系统。”

叶之澜把实验结果发给小宇,顺便分享了竹泉村的水质数据:“竹泉村的泉水水质优良,可参考其矿物质比例,优化草原灌溉水源的过滤方案,提升植物生长效果。”

小宇很快回复,附带了一段视频:“之澜姐,晨露收集装置已经做好了,牧民们正在安装,大家都特别期待效果!两个小研究员的实验太实用了,等你们回来,我一定带你们去看草原的变化。”

视频里,牧民们正拿着竹编漏斗和储水罐,在沙障周边安装,脸上满是笑容。孩子们看着视频,兴奋得手舞足蹈:“我们的实验真的能帮到他们!”

夜幕降临,竹海又恢复了静谧。24小时的食物防腐实验也有了结果:蘸蜂蜜的笋干依然新鲜,没有发霉变质;不蘸蜂蜜的笋干则轻微发黏,表面有少量白色细菌滋生。

“实验成功!”叶澜举起笔记本,“蜂蜜和干燥都能有效防腐,草原牧民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储存食物,比如晒干肉干、蔬菜,或者用蜂蜜腌制水果、肉类,方便长期保存。”

叶之澜把这个建议发给朵朵,让她分享给牧民:“这些天然防腐方法简单易操作,不用额外花钱,还能保留食物的营养和风味,适合草原的生活环境。”

朵朵的回复很快,带着满满的喜悦:“之澜姐,你和孩子们太厉害了!我已经把方法告诉牧民们了,他们都特别开心,说要试试用蜂蜜腌制羊肉,还说等成功了给你们寄过来尝尝!”

夜色渐深,庭院里的竹制暖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萤火虫在竹林间轻轻飞舞,虫鸣蛙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温柔的夜曲。叶之澜靠在萧凡肩头,坐在藤椅上,看着孩子们在灯光下整理一天的实验数据,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稚嫩的字迹却透着严谨与认真。

“今天做了四个实验,都很成功,还为草原项目提供了三个实用建议。”萧汀合上笔记本,语气里满是成就感,“晨露收集、竹编透气性、鹅卵石排水,还有食物防腐方法,应该能帮到牧民们。”

叶澜点点头,把笔记本放进背包:“我们明天可以把所有实验数据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报告,发给小宇叔叔和朵朵阿姨,让他们更方便地推广这些方法。”

叶之澜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心里满是欣慰:“你们真棒,虽然只有五岁,却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还能帮助到远方的草原,妈妈为你们骄傲。”

萧凡给叶之澜递了一杯温水:“累了吧?今天做了这么多实验,也该休息了。”他转头对孩子们说:“你们也早点休息,明天再整理报告,不用着急。”

孩子们乖巧地点点头,各自回房间洗漱。叶之澜靠在藤椅上,看着漫天繁星,心里格外平静。这段竹海之行,没有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却在日复一日的松弛与探索中,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与成长。孩子们的科研热情愈发浓厚,草原项目也在一个个小实验的推动下不断优化,而她的孕期状态也越来越好,小腹里的两个小生命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与热爱,安静而茁壮地成长着。

“明天在竹泉村再住两天吧?”叶之澜轻声提议,“那里人少安静,泉水清澈,还能做个详细的土壤排水对比实验,顺便再看看那边的生态环境,说不定还能有新的发现。”

萧凡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好,都听你的。你喜欢哪里,我们就待哪里,不赶行程,不添劳累,只要你和宝宝们舒服就好。”他抬头望向竹海深处,夜色中的竹林墨绿如黛,“等竹泉村的实验结束,我们还可以去附近的云上草原看看,那里海拔不高,平缓开阔,有大片的高山草甸,正好和内蒙古草原做个生态对比,孩子们肯定会喜欢。”

叶之澜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段没有归途的竹海之旅,还在继续,而那些藏在晨露、竹编、泉水与鹅卵石里的科研灵感,那些弥漫在围炉煮茶、落日余晖、萤火虫之夜中的家庭温情,都会化作最珍贵的养分,滋养着两个小生命成长,也支撑着他们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

远方的草原,此刻或许正吹着微凉的风,竹编沙障下的土壤渐渐变得肥沃,晨露收集装置里盛满了清澈的露水,牧民们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而她和萧凡,还有这两个智商超群的小研究员,以及小腹里即将到来的两个小宝贝,终将带着这份来自竹海的智慧与热爱,奔赴那片充满希望的绿色大地,见证生态与生命的共生共荣。

夜色渐浓,竹海的风轻轻拂过,带着竹叶的清香与泉水的清甜,叶之澜靠在萧凡肩头,缓缓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她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又会是充满惊喜与探索的一天,而这份属于科研家庭的松弛与热爱,也会在竹海的绿意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