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艾草(1 / 2)
竹海科研录:艾草、实验与孕期里的细碎暖光
晨雾还没完全散透,竹泉村的石板路就被踩出了细碎的声响。萧凡推着那辆竹编推车走在最前,车斗里放着空竹篮、小剪刀和一块折叠布——昨天和民宿老板打听好,村西头的溪边有大片野生艾草,既适合熬制防虫汁,也能让叶之澜多晒晒太阳。叶之澜走在中间,孕十几周的小腹已能看出浅浅的弧度,她一手轻扶着腰,一手被萧凡牵着,脚步慢却稳。两个五岁半的孩子蹦蹦跳跳走在后面,叶澜的小手里攥着笔记本,萧汀则把放大镜挂在脖子上,像揣着件宝贝。
“妈妈你看!那就是艾草吧?”刚拐过一道弯,叶澜就指着溪边一片齐腰高的植物喊起来。阳光下,艾草的叶片泛着淡绿的光泽,绒毛清晰可见。萧凡停下脚步,先扶着叶之澜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才蹲下身掐下一片艾叶揉碎:“对,就是这个。你们看,叶片背面是灰白色的,摸起来软乎乎的,这种艾草的挥发油含量最高,驱虫效果最好。”他把揉碎的艾叶递到孩子们鼻尖,“闻闻看,有股清香味,虫子最怕这个。”
萧汀立刻凑过去深吸一口,皱着小眉头点头:“真的有味道!比我们之前在民宿闻的干艾草香多了。”叶澜则已经翻开笔记本,一笔一划地画起来:“我要把艾草的样子画下来,等以后告诉草原的牧民,他们也可以种来驱虫。”
萧凡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转身从推车里拿出小剪刀:“采的时候要选没开花的嫩株,从根部往上五厘米的地方剪,这样明年还能再长。”他示范着剪了一株,叶澜和萧汀立刻学样,小心翼翼地握着剪刀,生怕剪坏旁边的枝叶。叶之澜坐在石凳上看着,偶尔提醒一句:“慢点剪,别碰着溪水,小心滑倒。”
风从溪面吹过来,带着水汽和艾草的清香,叶之澜忽然觉得小腹轻轻动了一下——不是之前那种微弱的触感,而是像有个小拳头轻轻顶了顶肚皮。她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拉住萧凡的手腕按在自己小腹上:“你摸摸,宝宝刚才动了,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萧凡的动作瞬间放轻,指尖贴着妻子的小腹,几秒钟后,他的眼睛亮了:“感觉到了!很轻,但很清楚。”叶澜和萧汀也立刻围过来,仰着小脸想摸,又怕碰疼妈妈,只好小声问:“宝宝是在说‘艾草很好’吗?”叶之澜笑着点头,把孩子们的小手轻轻放在小腹两侧:“说不定是呢,它也想帮我们一起做实验。”
一家人边采艾草边聊天,不知不觉就装满了两大竹篮。路过村里的老磨坊时,磨盘旁的石凳上坐着位白发老人,看到他们推着满车艾草,笑着招呼:“要不要把艾草磨成汁?石磨磨的比机器打的细,浇在竹编袋上更均匀。”萧凡看了看叶之澜的状态,见她点头,便把艾草搬到磨坊里。
老磨坊的石磨有半人高,萧凡推着磨杆转起来,“吱呀吱呀”的声响在屋里回荡。叶澜和萧汀凑在旁边,看着淡绿色的艾草汁顺着磨盘边缘滴进陶盆,眼睛里满是好奇。叶之澜则坐在磨坊门口的竹椅上,阳光透过木窗棂落在她身上,暖融融的。她拿出手机,翻出小宇昨天发来的视频——牧民们正用晨露收集装置里的水浇冰草,嫩芽绿油油的,已经长到了两厘米高。
“孩子们快来看,草原的草长得真好!”叶之澜把手机递过去,叶澜和萧汀立刻凑在一起,手指着屏幕里的冰草:“你看你看,这是我们设计的漏斗!”“要是我们的生态肥能早点送去,草肯定长得更高!”
等艾草汁装满两大陶盆,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萧凡把陶盆放进竹编推车,又扶着叶之澜慢慢往回走。路过村里的小卖部时,他进去买了些山药糕和酸枣糕——知道叶之澜孕期容易饿,这些软糯的零食既能垫肚子,又好消化。果然,走了没多远,叶之澜就说有点饿,萧凡立刻从推车里拿出一块山药糕递过去:“慢点吃,别噎着,还有温水。”
回到民宿时,已近正午。庭院里的竹编生态肥袋还埋在原来的位置,萧凡先把艾草汁倒进喷壶,又找来一块木板垫在地上,让叶之澜坐在旁边休息。“我们先给喷过防虫汁的两组补喷一次,再给没喷的两组补上,这样所有袋子的防虫效果都一样。”萧汀拿着笔记本念出之前的标记,叶澜则负责递喷壶,萧凡弯腰喷洒,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什么。
“喷的时候要绕着袋子喷三圈,尤其是边缘和接口处,虫子最喜欢从这些地方咬。”萧凡一边喷一边教孩子们,叶之澜立刻记在笔记本上:“边缘多喷两圈,接口处重点喷。”喷完最后一个袋子,萧汀突然想起什么,跑去拿电子秤:“爸爸,我们要称一下喷完汁的重量,不然下周算降解率会不准!”他把一个袋子轻轻挖出来,放在秤上:“喷之前是78.2克,喷之后是81.5克,多了3.3克!”叶澜赶紧把数字记下来,还特意画了个小星星标注:“艾草汁重量,下次要减去。”
午饭是民宿老板做的竹笋艾草汤,嫩笋切成薄片,艾草切碎撒在汤里,清香扑鼻。叶之澜喝了两碗,觉得肠胃很舒服——孕期偶尔会犯的恶心,在这碗热汤下肚后竟缓解了不少。饭后,萧凡提议去竹海深处的观景台溜达,说那里视野开阔,能看到整片竹海,还能呼吸到高处的新鲜空气。叶之澜换了双轻便的鞋子,跟着一家人往观景台走。
山路不算陡,两旁的竹子长得笔直,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叶澜和萧汀走在前面,时不时停下脚步,要么捡起一片形状特别的竹叶,要么蹲下来观察叶片上的蚜虫。“爸爸,你看这个蚜虫!比我们在草原照片上看到的小很多。”萧汀用放大镜照着一片竹叶,萧凡凑过去看:“这是竹蚜,专门吃竹汁的。不过它们也有天敌,比如瓢虫,就像草原上的蝗虫有食虫鸟吃一样。”
叶之澜走在后面,忽然觉得小腹又动了一下——这次比早上更明显,像是有个小生命在里面翻了个身。她忍不住停下脚步,笑着对萧凡说:“宝宝又动了,好像在跟着我们看竹子。”萧凡立刻走过来,扶着她的胳膊:“要不要歇会儿?前面有块平坦的地方。”
果然,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块被竹林围着的空地,地上铺着厚厚的松针。萧凡拿出折叠布铺好,扶着叶之澜坐下,又从背包里拿出温水。孩子们也跟着坐下,叶澜把捡来的竹叶摆成小扇子的形状,萧汀则拿着放大镜观察松针上的露珠:“妈妈,松针上的露珠和竹叶上的一样吗?能不能也用来灌溉?”
叶之澜刚想回答,手机突然响了,是朵朵发来的视频。接通后,屏幕里立刻出现朵朵的笑脸:“之澜姐,你们教的蜂蜜腌羊肉成功啦!你看,牧民们腌了好几罐,说等入味了就给你们寄过去!”镜头一转,能看到几个玻璃罐里装着裹满蜂蜜的羊肉,金黄油亮。
“太好啦!”叶澜和萧汀凑到屏幕前,兴奋地拍手。叶之澜笑着说:“谢谢朵朵,等你们寄来,我们也做个实验,看看腌多久的羊肉最好吃。”挂了视频,叶之澜摸着小腹轻声说:“宝宝你听,以后我们能吃到草原的羊肉啦。”
往回走的时候,夕阳已经开始西斜,把竹海染成了暖黄色。叶澜的脚步慢了些,萧凡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水杯,又帮她拂掉沾在衣角的草屑。叶澜忽然说:“妈妈,我们明天能不能测测庭院里的土壤肥力?看看竹屑有没有开始发挥作用。”萧汀也跟着点头:“对,我们可以借个检测仪,就像测水质那样测肥力。”
萧凡笑着答应:“好,明天我去村里的农资店问问,应该能借到简易的检测仪。”他看向叶之澜,眼神温柔:“不过今天累了,回去先好好休息,实验的事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