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乡戏开演?满堂暖(1 / 1)
老槐树的枝桠上挂着红灯笼,晨风一吹“哗啦”响,比过年的鞭炮还热闹。戏楼前的空地上挤满了人,邻村的乡亲们赶了早路来,有的扛着板凳,有的抱着孩子,比赶集还拥挤。彩绒兽蹲在戏楼门槛上,四季兽、雪绒兽和水纹兽趴在它身边,小爪子举着玉米皮小锄头,像在给观众打招呼,引得孩子们都围着它们转,小手指着直喊“小毛兽演不演呀”。
我刚把“家乡情”的木牌挂在戏台中央,就听见张大爷的大嗓门:“小棠,快开场吧!我家老婆子从天亮就催我来占座,比盼年饭还急!”他扛着个大木箱挤过来,打开一看全是自家炒的瓜子花生,“给大伙当零嘴,比货郎卖的还香,比城里的蜜饯解腻!”
“别急,道具刚摆好呢!”我往他手里塞了块刚蒸的红薯,机械义肢的绿痕刚碰到戏台,共生草的藤蔓就“嗖”地钻出来,在观众席周围织了圈绿色的矮篱,上面还开着小野花,比木栏杆好看,“这藤挡着点人,省得孩子们挤上台,比雇人维持秩序省事,还能当装饰,比红绸子喜庆。”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麦穗编的花环,比城里的绢花还质朴。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花环往光柱外推,像是在给观众送礼物,比灵算册的投影还贴心。“准是给乡亲们的观戏礼!”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就“啪”地亮了,比挂着的红灯笼还暖。
“哗啦——”光柱里突然掉下来一堆麦穗花环,落在人群中,引得大家都伸手去抢,比抢年礼还积极。侍从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股乡土气:“本源之兽说给大伙添喜!这花环比你们的灵晶乐器还亲切,比司徒雪的琴声还暖心!”
李婆婆正给山精首领画胡子,蓝布头巾上别着的干梅花随着动作轻晃:“别紧张,就跟昨天彩排一样,比演给皇上看还放松!”山精首领摸了摸脸上的假胡子,爪子有点抖:“我怕演不好张大爷,比在京城演皇子还紧张!”王婶凑过来拍了拍它的头:“放心,你演啥都像,比真的还招人喜欢!”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戏台侧方,指尖轻轻拨了下弦,玉米皮道具突然跟着动起来——小娃娃端着水碗“走”到布景旁,小锄头“刨”着地里的“麦苗”,比昨天彩排还灵活。水纹兽也跟着喷了点水雾,在戏台前织了层淡淡的光晕,比皮影戏的光影还柔和。“《开场谣》先暖个场,”她笑着说,“比敲锣打鼓还吸引人,乡亲们听着亲切,比京城的开场乐实在。”
辰时三刻,锣声“哐当”一响,戏正式开演。第一幕“张大爷救落水儿童”刚开场,山精首领穿着粗布褂子,佝偻着腰跑上台,看到“落水”的玉米皮娃娃,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伸手去拉,动作比昨天彩排还自然。台下的张大爷拍着大腿喊“对喽!就是这么拉!”,比自己当主角还激动,引得满场都笑。
“这动作比真的还像!”邻村的李大叔站起来说,“比京城戏班的武打戏实在,不花哨,看着心里暖!”他身边的大婶擦了擦眼睛:“想起去年我家娃掉池塘,也是这么被救的,比看哭戏还让人揪心又暖心。”
第二幕“王婶照顾刘婆婆”开场时,山精们扮成的王婶端着粥碗,一勺一勺喂“刘婆婆”(玉米皮娃娃),嘴里还念叨着“慢点喝,别烫着”,比真的还贴心。司徒雪弹起《照顾谣》,琴声柔得像溪水,灵晶乐器的伴奏比村里的唢呐还动人,引得台下的老人们都跟着抹眼泪。
“这戏演到我心坎里了!”刘婆婆坐在第一排,拉着王婶的手说,“你平时照顾我比戏里还周到,比亲闺女还亲!”王婶红了眼眶,拍着她的手说:“都是邻里该做的,比演出来还实在!”
中场休息时,小孩子们围着山精们要玉米皮小道具,大人们则拿着张大爷的瓜子花生聊天,比在自家院子还自在。李婆婆和王婶端着热糖水给大伙递,“喝口暖乎的,比喝热茶方便,比货郎的凉茶舒服!”有个邻村的大娘拉着我说:“下次排戏叫上我们,我也能演个喂鸡的老妇人,比闲着串门强!”
下半场“李秀才教娃读书”最热闹——山精们扮成小娃娃,围着“李秀才”(星痕客串)念“竹篱笆,围农家”,奶声奶气的调子比真娃还像。李秀才坐在台下,摸着胡子笑,比中了秀才还得意:“这唱词比我写的还顺嘴,比教书还让人开心!”台下的小孩子们也跟着念,声音比学堂里还响亮。
最后一幕“邻里帮忙收庄稼”是压轴——所有演员都上了台,山精们扛着玉米皮锄头“收割”,乡亲们也跟着起哄,有的甚至上台递了把真的麦穗,比演戏还投入。共生草的藤蔓突然从地里钻出来,在戏台上方织了个大大的“暖”字,麦穗花环飘在空中,比皇宫的金瓣还动人。
“这戏比啥都好看!”张大爷站起来喊,“比京城的大戏还暖人心,比送年货还让人高兴!”台下的人都跟着鼓掌,掌声比打雷还响,比皇宫的喝彩还真诚。有个小伙子往台上扔了袋自家晒的干辣椒:“给你们炒菜吃,比城里的调料香!”
散场后,乡亲们围着我们不肯走,有的问下次啥时候演,有的要学唱《家乡情》的调子,比追星还热情。王婶拉着李婆婆的手说:“下次排戏我还来帮忙缝戏服,比在家做针线活有意思,比赶集还热闹!”张大爷则扛着空木箱说:“下次我多炒点瓜子,比这次还香,比货郎的还多!”
傍晚,我们把乡亲们送的礼物堆在戏楼里——有鸡蛋、红薯、干辣椒,还有小孩画的画,比皇宫的赏赐还珍贵。李婆婆用这些食材做了顿大锅饭,所有人围着石桌吃,比过年的团圆饭还热闹。“这饭比京城的御膳还香!”山精首领啃着红薯说,爪子上沾着泥也不管,比在皇宫吃烤全羊还开心。
金色的珠子突然亮了亮,里面映出万谷之源的侍从们和本源之兽,它们正围着玉米皮道具转圈,比观众还兴奋。平衡之钥的七彩光晕在我手腕上流转,与净化之火的光芒交织着往光柱飘,像是在分享这份温暖。“它们肯定也喜欢这乡戏,”我笑着说,“比皇宫的大戏还对它们胃口。”
夜深了,戏楼的灯笼还亮着,玉米皮道具摆得整整齐齐,麦穗花环挂在戏台边,比任何装饰都温馨。山精们和小兽们趴在彩绒兽背上睡着了,嘴角沾着红薯渣,像撒了把碎糖。我往玉米皮娃娃上浇了点灵枢蜜,往藤蔓上挂了串干辣椒,免得它们半夜“饿”。
“晚安,”我轻轻说,“以后咱们就演这样的戏,比啥都开心。”夜风吹过老槐树,带着红薯香和麦穗的清味,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蛙鸣,混在一起,像一首最暖的乡谣。戏楼的灯笼明明灭灭,为这个热闹又温馨的夜晚,添上了最踏实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