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398章 乡戏余韵?新灵感

第398章 乡戏余韵?新灵感(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槐树的晨露顺着枝桠滴落,砸在戏楼前的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比京城的玉露还清新。戏楼门口的“家乡情”木牌还挂在那里,红漆在晨光下闪闪发亮,比皇宫的金匾还让人觉得踏实。彩绒兽蜷在木牌下方的云丝软垫上,四季兽、雪绒兽和水纹兽趴在它背上,小爪子还攥着昨天剩下的麦穗花环,睡得正香,嘴角沾着点红薯渣,像撒了把碎糖。

我刚把乡亲们送的干辣椒挂在屋檐下,就听见“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邻村的村长带着两个村民,扛着个大布包站在门口:“小棠啊,我们村想请你们去演三天《家乡情》,乡亲们都盼着呢,比盼下雨还急!”他往我手里塞了袋新磨的面粉,“这是咱村自己磨的,比城里的白面还香,比送银子实在!”

“草叶子说乡戏就得让更多乡亲看到。”我笑着答应,机械义肢的绿痕刚碰到布包,共生草的藤蔓就“嗖”地从地里钻出来,把布包轻轻抬进院子,“这藤比壮汉还能扛,比货郎的扁担省力,还能顺便整理院子,比雇人打扫省事。”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稻草编的新道具:稻草马车、稻草人、小谷堆,比玉米皮道具还质朴。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摆弄着这些道具,像是在启发新灵感,比灵算册的投影还贴心。“准是新戏的道具来了!”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就“啪”地亮了,比戏楼的灯笼还暖。

“哗啦——”光柱里突然掉下来个草筐,里面装满了稻草道具,摸起来糙糙的,比麻绳还结实。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带着股乡土气:“本源之兽说稻草道具适合演农耕戏,比你们的麦穗花环还接地气,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贴农心!”

李婆婆正往石碗里倒小米粥,蓝布头巾上别着的干梅花随着动作轻晃:“这稻草马车真精致!正好能编进新戏里,比买木马车省钱,还能让乡亲们看着亲切。”她往马车上浇了点灵枢蜜,马车突然“动”了起来,轮子慢悠悠地转着,引得邻村村长直拍手:“比城里的机关车还神奇,不用烧油就能动,比货郎的玩具还好玩!”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戏台上,指尖轻轻拨了下弦,稻草道具突然跟着琴声动起来——稻草人“挥”着锄头,小谷堆“冒”出金色的“谷粒”(灵晶砂假扮),比真的农耕场景还生动。水纹兽也跟着喷水,在道具周围织出层淡淡的光晕,比皮影戏的效果还自然。“《稻草谣》能让道具更听话,”她笑着说,“比符牌温柔,不用怕出故障,比排京城戏轻松多了,乡亲们看了准喜欢。”

上午,我们和邻村村长商量演出细节时,山精们围着稻草道具玩得不亦乐乎——有的钻进稻草马车里“开车”,有的抱着稻草人“跳舞”,比在京城玩灵晶乐器还开心。“要不咱们排个新戏《农耕乐》吧?”星痕突然说,“就演乡亲们种地、收割的故事,比《家乡情》还贴近生活,比演皇宫戏实在!”

“这主意好!”张大爷扛着锄头路过,正好听见,“我给你们当顾问,比城里的编剧懂种地,比说书先生讲得真实!”他往地上画着种地的步骤,“春天播种得弯腰,夏天除草得仔细,秋天收割得用力,比演出来还讲究!”

中午,王婶端来刚蒸的菜团子,里面包着野菜和肉末,比京城的包子还香。乡亲们围在戏楼院子里吃饭,聊起《家乡情》的演出,个个都有话说。“我觉得能加段孩子们放纸鸢的戏,比光演干活热闹,”邻村的小柱子说,手里还攥着个自制的纸鸢,“比买的还好看,比放风筝还好玩!”

“这主意不错!”我摸了摸小柱子的头,“下次排新戏就加上,比单纯演农耕有趣,比请人编剧情省事。”小柱子听了,高兴得蹦起来,比得了压岁钱还开心。

下午,我们开始收集《农耕乐》的素材——张大爷带着我们去田里看庄稼,讲解每种作物的生长过程;王婶教我们编草绳、扎稻草人,比城里的手工师傅还熟练;李秀才则忙着写唱词,把种地的步骤编成顺口溜,比唐诗宋词还顺口:“春天播下一粒种,秋天收获一筐粮,邻里互助多欢喜,比蜜还甜比花香……”

司徒雪跟着琴声弹唱,灵晶乐器的伴奏比村里的唢呐还动听,引得田里的乡亲们都跟着唱,比赶集还热闹。“这调子比《家乡情》还朗朗上口,”张大爷说,“不用教就能学会,比说书先生的调子还好记,保准传遍十里八乡!”

突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不大,却把庄稼洗得更绿了,比染坊的颜料还鲜亮。共生草的藤蔓赶紧在田埂上织了个绿色的凉棚,让我们躲雨,比雨伞还管用。“这藤比啥都贴心,”王婶笑着说,“比城里的遮阳棚还实用,比送雨衣实在,有它在不怕淋着。”

傍晚,我们把收集到的素材整理好,摆在戏楼的石桌上——有张大爷画的种地步骤图,有王婶编的草绳样品,有李秀才写的唱词,比京城的戏谱还丰富。李婆婆用乡亲们送的面粉做了顿面条,所有人围着石桌吃,比过年的团圆饭还温馨。“这面条比京城的御膳还香!”山精首领吸溜着面条说,爪子上沾着面汤也不管,比在皇宫吃烤全羊还开心。

金色的珠子突然亮了亮,里面映出万谷之源的侍从们和本源之兽,它们正用稻草道具搭戏台,比我们还积极。平衡之钥的七彩光晕在我手腕上流转,与净化之火的光芒交织着往光柱飘,像是在期待新戏。“它们肯定也等着看《农耕乐》,”我笑着说,“比皇宫的大戏还让它们着迷。”

夜深了,戏楼的灯笼还亮着,稻草道具和素材摆得整整齐齐,比任何装饰都有生活气息。山精们和小兽们趴在彩绒兽背上睡着了,嘴角沾着面汤,像撒了把碎糖。我往稻草马车上浇了点灵枢蜜,往素材上盖了块布,免得被露水打湿。

“晚安,”我轻轻说,“愿《农耕乐》能让更多乡亲开心。”夜风吹过老槐树,带着小米粥香和泥土的气息,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蛙鸣,混在一起,像一首最质朴的农耕歌谣。戏楼的灯笼明明灭灭,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添上了最踏实的光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