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402章 县城落脚?初适应

第402章 县城落脚?初适应(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县城的晨光比村里的更热闹——街对面的包子铺冒着热气,蒸笼“滋滋”响,比村里的灶房还红火;卖豆腐脑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声比货郎的还响亮;连早起的孩童都拿着风车跑,“呼呼”的风声比芦苇哨子还欢快。我们住的客栈就在戏楼后院,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青石板铺的地面光溜溜的,比村里的泥地还平整;墙角种着几株月季,开得比村里的野花还艳,却少了点老槐树的亲切感。

我刚把老槐树枝插在院子的花盆里,就听见“咚咚”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戏楼老板领着个穿灰布褂子的小伙计来了:“这是小栓,以后帮你们打理杂事,比雇人省心,比你们自己忙活省事!”小栓手里拿着个木牌,上面写着“农耕乐戏班”,字比李秀才写的还工整:“老板让我给你们送门牌,比城里的戏班招牌还醒目,挂在门口准能吸引人!”

“草叶子说在县城得慢慢适应,别着急。”我接过门牌,机械义肢的绿痕刚碰到门框,共生草的藤蔓就“嗖”地钻出来,把门牌稳稳挂好,还在周围缠了圈小野花,比红绸子喜庆,“这藤比小栓还能干,比贴春联还好看,省得你们动手,比雇人装饰省钱。”

李婆婆正往石桌上摆早饭——王婶烙的葱花饼、村里带的咸菜,还有客栈送的小米粥,比县城的包子铺还香。她往小栓手里塞了块葱花饼:“吃点垫垫肚子,比城里的点心实在,比送银子贴心。”小栓咬了一口,眼睛一亮:“比我家的白面饼还香,比老板给的工钱还实在!”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高粱杆编的新道具:高粱杆灯笼、小推车、小粮仓,比芦苇道具还结实。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挂灯笼,比村里的年节还热闹。“准是给县城演出的新道具!”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就“啪”地亮了,比客栈的灯笼还暖,却还是让人想起村里的老槐树。

“哗啦——”光柱里掉下来个大竹筐,里面装满了高粱杆道具,摸起来比芦苇还硬实。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带着点鼓励:“本源之兽说县城演出得用结实道具,这些比麦秆的还耐用,比司徒雪的琴声还接地气,县城人肯定喜欢!”小栓拿起高粱杆灯笼晃了晃:“这比城里的纸灯笼还结实,比玻璃灯还安全,演出时挂着准好看!”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院子里,指尖轻轻拨了下弦,高粱杆灯笼突然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比油灯还柔和;小推车“吱呀”动起来,比真的还像回事。水纹兽也跟着喷水,在道具周围织出层淡淡的光晕,比皮影戏还好看。“《高粱谣》能让道具更鲜活,”她笑着说,“比符牌温柔,比排京城戏轻松,就是有点想家,比在村里还想。”

上午,我们跟着戏楼老板去看县城戏楼。戏楼比村里的大十倍,朱红的柱子比老槐树还粗,戏台的地板是用红木做的,比皇宫的还亮;台下的座位一排一排的,比村里的板凳整齐,却少了点坐在老槐树下看戏的自在。“这戏楼比京城的大戏楼还气派!”山精首领扒着戏台边说,爪子拍得“砰砰”响,“比村里的戏台好看,就是有点陌生,比在邻村还紧张。”

戏楼老板往台上指了指:“我给你们加了新的灯光,比蜡烛亮十倍,比灵晶寿桃壳还晃眼,演出时效果准好!”他又拿出张海报,上面画着《农耕乐》的场景,比村里的年画还精致:“这是我让人画的海报,贴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吆喝还管用,保准演出时座无虚席!”

中午,我们在县城的饭馆吃饭。菜比村里的丰盛——有鱼有肉,还有城里特有的炒菜,比李婆婆做的还花哨,却没了葱花饼的香味。“还是王婶的葱花饼好吃,”星痕小声说,“比城里的大鱼大肉香,比灵晶糖球还让人想家。”张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咱们赚了钱,就买面粉回去让王婶烙饼,比在城里吃还香,比送银子还实在!”

下午,我们开始在县城戏楼彩排。刚上台,就有几个县城的人来看热闹:“这就是演《农耕乐》的戏班?道具比城里的还新鲜,比名角儿的还接地气!”有个老太太凑过来看高粱杆灯笼:“这灯笼比我家的还结实,比纸灯笼耐用,多少钱一个?我想买一个!”我笑着说:“这是演出道具,不卖,等演出结束,我教您编,比买的还好看,比送银子还实在!”

彩排到“秋天收割”那段时,高粱杆小粮仓突然卡住了,打不开。小栓赶紧跑过来帮忙,比修鞋匠还麻利:“我爹是木匠,我跟着学过点,比修桌子还简单!”他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比老张头的“修物符”还管用。“真是谢谢你了,”我往他手里塞了块葱花饼,“比雇修理工省事,比送银子还贴心。”

傍晚,我们回到客栈,发现院子里摆着些县城的特产——有新摘的苹果、刚烤的烧饼,还有瓶蜂蜜,是小栓送的:“我娘让我给你们的,比城里的商铺卖的还纯,比送银子实在!”李婆婆用蜂蜜泡了水,大家围着石桌喝,比城里的茶水还甜,却还是想念村里的小米粥。

金色的珠子突然亮了亮,里面映出村里的老槐树下,乡亲们正坐在那里聊天,小孩子们吹着芦苇哨子,比县城的热闹还亲切。平衡之钥的七彩光晕在我手腕上流转,与净化之火的光芒交织着往光柱飘,像是在传递思念。“我们很快就能回去了,”我轻轻说,“比在京城时还快,比任何时候都想回去。”

夜深了,客栈的灯还亮着。高粱杆道具摆得整整齐齐,玉米须挂饰挂在墙上,老槐树枝在花盆里静静立着,比任何装饰都让人安心。山精们和小兽们趴在彩绒兽背上睡着了,嘴角沾着蜂蜜水的痕迹,像撒了把碎糖。我往高粱杆灯笼里加了点灯油,往老槐树枝上浇了点水:“晚安,明天的彩排要加油,比今天的还顺利,比在村里的还精彩。”

夜风吹过窗户,带着县城的喧嚣和村里的乡愁,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丝竹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思念与希望交织的歌谣。客栈的灯笼明明灭灭,为这个充满陌生又满怀期待的夜晚,添上了最温暖的光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