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407章 渔村新戏?乡韵扬

第407章 渔村新戏?乡韵扬(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槐树的枝叶被晨光染成暖金色,风一吹,“沙沙”声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轻柔。戏楼前的空地上,乡亲们正忙着布置《渔村乐》的演出场地——柳条编的渔网挂在木架上,比真的渔网还精致;芦苇扎的渔船摆在戏台中央,船身贴着灵晶砂做的“波光”,比河里的真船还亮眼;棉线布谷鸟挂在戏台两侧的竹竿上,风一吹“咕咕”叫,比村里的真布谷鸟还准时。小孩子们穿着自己缝的渔家娃戏服,在场地里跑闹,比过年穿新衣还开心,比看《农耕乐》时还兴奋。

我刚把最后串麦秆铃铛挂在戏台边,张大爷就扛着个柳条编的“鱼篓”来了,里面装着用彩布做的“大鱼”:“小棠,你看这鱼篓编得咋样?比后山的老编匠还地道,比真鱼篓还能‘装’!”他往“鱼”身上抹了点灵枢蜜,“这样挂在渔网上,比胶水粘得牢,比画上去的还逼真,观众准以为是真的!”机械义肢的绿痕轻轻碰了碰鱼篓,共生草的藤蔓就“嗖”地从地里钻出来,把鱼篓稳稳固定在戏台角落,还在周围缠了圈野花,比红绸子还喜庆:“这藤比搭戏台的师傅还巧,比绳子捆得结实,比雇人帮忙省事,省得你们累得直喘气。”

彩绒兽蜷在戏台边的干草堆上,四季兽、雪绒兽和水纹兽趴在它背上,小爪子扒着芦苇渔船的边缘,眼睛直勾勾盯着乡亲们排戏,活像群认真的小评委。山精首领穿着老渔民戏服,正指导张大爷摆“撒网”的姿势:“胳膊再抬高些,比扔石头还用力,比划船还舒展——对,就是这样,比城里的武生还标准!”引得围观的乡亲们都笑,比看杂耍还热闹。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海藻编的新道具:海藻水草、小海螺、贝壳串,比柳条道具还别致。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贝壳串挂在光柱上,“叮铃”响比麦秆铃铛还好听,比灵算册的投影还生动。“准是给《渔村乐》的特效道具!”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就“啪”地亮了,比戏楼的灯笼还暖,把戏台照得亮堂堂的。

“哗啦——”光柱里掉下来个竹篮,里面装满了海藻道具,摸起来滑溜溜的,比河里的真海藻还软。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带着点欢喜:“本源之兽说海藻道具配渔村戏正好,比柳条渔船还逼真,比司徒雪的琴声还添氛围,演出时准能惊艳观众!”王婶拿起串贝壳串晃了晃:“这比城里的珍珠项链还好看,比货郎卖的还别致,挂在戏服上肯定亮眼!”

李婆婆正给小孩子们整理渔家娃戏服,蓝布头巾上别着的干梅花随着动作轻晃:“这戏服比城里的还合身,比买的还舒服,孩子们穿得开心,比啥都强!”她往戏服上缝了朵海藻水草,“比绣绢花还省事,比贴亮片还自然,风吹起来像真的在水里飘,比单纯的布戏服好看。”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戏台侧方,指尖轻轻拨了下弦,海藻道具突然跟着琴声晃起来——水草“飘”动,贝壳串“叮铃”响,比真的海底场景还生动;水纹兽喷出水雾,在戏台前织出层淡蓝光晕,比皮影戏的光影还梦幻,像真的河水在流动。“《海藻谣》配这场景正好,”她笑着说,“比《柳条谣》还轻柔,比《故园谣》还灵动,观众看了准以为真到了渔村——比在县城排戏还投入,比赚大钱还开心。”

上午辰时,邻村的乡亲们都赶来了,有的扛着板凳,有的抱着孩子,比年集还热闹。戏楼老板也来了,手里拿着个红包:“我听说你们排了新戏,特意来捧场,比城里的名角儿戏还期待,比送银子实在!”他往戏台前站了站,“这场景比《农耕乐》还逼真,比我戏楼的机关道具还新颖,准能火遍周边村镇!”

锣声“哐当”一响,演出正式开始。第一幕“渔家出海”开场,张大爷穿着老渔民戏服,扛着柳条渔网走上台,对着“河水”(水纹兽的水雾)喊:“今天准能大丰收,比上次还多,比过年还开心!”王婶扮演的渔妇在后面收拾鱼篓,比真的渔妇还自然,引得台下的农妇们都点头:“就是这样!比我家那口子出海时还像,比演出来的还真实!”

第二幕“捕鱼丰收”最热闹——张大爷撒下柳条渔网,网里突然“蹦”出几条彩布“大鱼”,比真的还鲜艳;小孩子们扮演的渔家娃围着渔网欢呼,比过年抢红包还兴奋;山精们扮演的小鱼在“河水”里穿梭,比真的鱼还灵活。台下的观众拍着手喊“好”,比在县城的喝彩还响亮,比任何掌声都真诚。

中场休息时,邻村的村长跑过来说:“我们村也想排《渔村乐》,你们能不能去教我们?比请外面的戏班省钱,比送银子实在!”周围的村长们都跟着起哄:“我们也请!比排自己的戏还期待,比学编道具还积极!”我笑着点头:“没问题!等演完这几场,我们就去各村教,比请师傅还方便,比送红包还贴心。”

下半场“渔家团圆”是压轴——戏台中央摆上了乡亲们做的“渔家宴”:用麦秆编的鱼、用高粱杆编的饼、用棉线编的水果,比真的还精致;张大爷和王婶带着小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唱着《故园谣》,比过年的团圆饭还温馨。最惊艳的是最后——共生草的藤蔓突然从戏台两侧钻出来,织出个大大的“渔乐”字样,海藻道具和贝壳串飘在空中,比皇宫的压轴彩绸还动人。

“这戏比《农耕乐》还好看!”戏楼老板拍着大腿说,“比城里的大戏还接地气,比送年货还实在!我要请你们去我戏楼演一个月,比上次的报酬还多,比送银子实在!”台下的观众都跟着喊“加演”,比在县城的还热烈,比任何请求都让人暖心。

演出结束后,乡亲们围着我们不肯走,有的要学唱《海藻谣》,有的要订海藻道具,比追星还热情。小柱子举着自己编的小渔船说:“小棠姐姐,我编的比戏台的还好看,比上次的柳条筐还结实!”我摸了摸他的头:“真厉害!以后你就是咱村的小道具师,比我编的还强,比城里的工匠还能干!”

金色的珠子突然亮了亮,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用海藻道具搭“海底戏台”,比我们还热闹;侍从们举着贝壳串,跟着《海藻谣》的调子晃,比观众还投入。平衡之钥的七彩光晕在我手腕上流转,与净化之火的光芒交织着往光柱飘,像是在分享这份喜悦。“乡戏能传到更多地方,比在京城当御用戏班还自豪,”我笑着说,“比赚再多银子还踏实,比任何荣耀都珍贵。”

夜深了,戏楼的灯笼还亮着,海藻道具和柳条渔船摆得整整齐齐,比城里的工艺品还精致。山精们和小孩子们挤在彩绒兽身边,睡着了还攥着贝壳串,嘴角沾着小米粥的渣子,像撒了把碎糖。我往每个道具上都抹了点灵枢蜜,往老槐树上浇了点水:“晚安,愿咱村的乡戏传遍十里八乡,愿更多人能感受到这份温暖。”

夜风吹过老槐树,带着海藻的清香和饭菜的气息,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蛙鸣,混在一起,像一首越传越远的渔乡歌谣。戏楼的灯笼明明灭灭,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添上了最温暖的光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