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三十二则(十三)(1 / 2)
原文:
世以人生年月日时所值支干纳音,推知其人吉凶寿夭穷达者,其术虽若浅近,然学之者亦往往不能造其精微。
译文:
世人依据出生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及纳音五行,来推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寿命长短与境遇顺逆。
这种术数看似浅显易懂,然而真正研习的人却常常难以精通其中的精妙之处。
注解:
“支干纳音”指天干地支与纳音五行的组合,是八字命理的核心要素。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两组干支对应一种纳音五行(如海中金、炉中火等)。
“吉凶寿夭穷达”涵盖了命运的主要维度,体现了传统命理学对人生轨迹的综合判断。
“造其精微”强调命理学看似简单,实则需深入研究才能把握其内在规律。
原文:
盖天地所以生物之机,不越乎阴阳五行而已。其屈伸消息,错综变化,固已不可胜穷。
译文:
因为天地孕育万物的奥秘,不过是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罢了。
阴阳的消长变化、五行的相生相克,其错综复杂的规律,本就难以穷尽。
注解: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阴阳代表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物质的基本属性及相互关系。
“屈伸消息”出自《周易》,指阴阳的相互转化与五行的动态平衡。
“不可胜穷”强调宇宙运行规律的复杂性,暗示命理学需以宏观的哲学思维为基础。
原文:
而物之所赋,贤愚贵贱之不同,特昏明厚薄、毫厘之差耳,而可易知其说哉?
译文:
万物禀赋的差异,贤能与愚钝、尊贵与贫贱的区别,不过是阴阳五行之气的明暗多寡、毫厘之差所致,又岂能轻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呢?
注解:
“物之所赋”指万物因禀受阴阳五行之气而形成的不同特质。
“昏明厚薄”形容五行之气的分布状态——“昏明”指阴阳属性的显隐,“厚薄”指五行能量的强弱。
“毫厘之差”强调微小的禀赋差异可能导致人生轨迹的巨大不同,呼应了命理学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观点。
原文:
徐君尝爲儒,则尝知是说矣。其用志之密微,而言之多中也固宜。
译文:
徐君曾经研习儒家经典,自然知晓这些道理。
他用心细密精深,所言多能应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注解:
“徐君”指徐端叔,朱熹的友人,生平不详,但从“尝为儒”可知其有儒家背景。
“用志之密微”体现徐端叔对命理学的深入钻研,“而言之多中”则说明其占断准确率较高,暗示命理学需结合实践经验才能发挥作用。
原文:
世之君子,傥一过而问焉,岂惟足以信徐君之术而振业之,亦足以知夫得于有生之初者,其赋与分量固已如是。
译文:
世间的君子倘若前来请教,不仅能够相信徐君的术数并振兴其事业,也能够明白人生初始所禀赋的命运格局,本就是如此既定的。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