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54章 此事已万无一失!

第154章 此事已万无一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这些漫长而又似乎永远看不到头的日子里,具体到底过去了多少天,一天接着一天又接着一天,每一天都仿佛和前一日重叠在一起,朱允炆自己已经有些算不清楚了,他的心里乱糟糟的,理不出个头绪来。

他的记忆仿佛也变得模糊了起来,每一天都好像和前一天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今天和昨天差不多,明天又和今天差不多,日子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让人感觉不到它的流逝,感觉不到任何变化,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感到厌倦,却又无可奈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悄无声息地,不知不觉地,从指缝间一点一点地溜走了,像细沙一样握不住,想抓也抓不住,想留也留不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从眼前流逝,那种无力感让人心里空落落的,很是难受,像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他只记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几乎是数不清第几次地,主动来到朱棣居住的地方找他,每一次前往都带着满腹的心事和沉甸甸的思绪,心里头像是装满了各种各样复杂难言的情绪,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翻滚着,涌动着,让他不得安宁,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眼睛望着黑暗中的帐顶,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念头纷至沓来,理也理不清。

这让他感到十分压抑,胸口像是堵着一团棉絮,呼吸都不那么顺畅了,整个人都感觉沉甸甸的,走路的时候脚步都迈不开,好像腿上绑了沙袋一样,每一步都走得很吃力,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松软的淤泥,那种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让他倍感疲惫。

每一次他们两个人见面,彼此的心情都感觉特别沉重,像是压着一块很大很沉的大石头,那石头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他们的脸上也总是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郁神情,那神情怎么也化不开,像是凝固了一般,牢牢地刻在他们的眉宇之间。

那阴郁就像清晨时分弥漫在山林间的浓雾一般,久久不散,牢牢地笼罩在他们的眉宇之间,使得他们看上去总是愁容满面,见不到一丝一毫的阳光,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让人待着很不舒服,只想快点离开,走到外面透一口气,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而他们之所以这样频繁地见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所有的问题和矛头都直接指向了那个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吃亏受挫的朱煐,这个人的存在就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扎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难受和介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每次想起都觉得心里堵得慌,像是有东西梗在那里,不上不下,让人坐立难安,吃饭睡觉都不香,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窝也深陷了下去,面色也变得憔悴了许多,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自从在燕王府学宫经历了那件让人非常难堪和丢脸的事情之后,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允炆,他们两个人都确确实实在朱煐的手里吃了大亏,他们内心对朱煐的怨恨和不满已经积累到了很深的地步,很深很深,很难轻易化解开,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疤,永远留在了心上。

每一次只要回想起那天在学宫里发生的事情,他们都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地疼,那种灼热感仿佛还在皮肤上残留着,久久不能消退,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难堪和羞愧。

那种感觉就好像真的被人当着很多人的面,狠狠地打了一个特别响亮的耳光那样,火辣辣的刺痛感至今仍然清晰地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成为他们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时不时就要冒出来刺痛他们一下,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屈辱,那种滋味实在不好受,让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永远不要再面对那些目光,那些指指点点的眼神。

燕王府的脸面,还有朱允炆个人的脸面,全都在那一次事件中丢得干干净净,一点都没有剩下!这种耻辱让他们抬不起头来,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不管是身为燕王拥有很高地位的朱棣,还是身份同样尊贵无比的朱允炆,他们心里都迫切地想要找回这个场子,挽回那些已经失去的颜面,这种念头像野草一样在他们心中疯长,无法抑制。

这种渴望一天比一天强烈,几乎成了他们心头最重要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该如何行动,连睡觉吃饭都在琢磨,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别的什么事情都顾不上了,一心只想着报仇,想着如何雪耻,想着如何一雪前耻,重振声威。

不过,在实实在在地吃过一次大亏之后,他们两个人明显都变得比之前要谨慎小心了很多,不再像最开始那样不管不顾地贸然采取行动了,每一次行动前都要反复思量,考虑再三,生怕再出什么差错,导致更加不好的结果出现,那会是他们承受不起的,也会让他们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到时候就真的难以挽回了,所以必须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前进,如履薄冰。

虽然说早在几天以前,他们就已经得知了朱煐有可能向那个叫胡老三的商人索要贿赂的事情,但在朱棣耐心的劝说和安抚下,朱允炆最终也没有直接出手采取什么行动,而是选择了暂时观望。

按捺住自己内心的冲动,等待着更好的时机出现,一个能够一击即中的时机,一个能够彻底扳倒对手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他们扬眉吐气的机会,这个机会他们等了太久,等到心都有些焦躁了,仿佛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都在自己的心里面反复地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保持住冷静,千万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能再走上回的老路了!这个念头在他们脑海中盘旋了无数遍,像警钟一样时时敲响,提醒着他们要沉住气,要忍耐,要等待最佳的时机,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坏了大事,否则后悔都来不及,那将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是彻底的失败,万劫不复。

而这么多天以来的耐心等待,终于迎来了一个让人感到欣喜的结果!

这结果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霖,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感到无比的欣慰,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给了他们新的希望,让他们重新燃起了斗志,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等待都没有白费,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经过了这么多天细致而又周密的反复确认之后,朱棣和朱允炆两个人,终于是彻底地确认了那条关于朱煐府上受贿消息的真实性!这个消息让他们压抑了许久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多日来的阴霾似乎就要散去了,心里头觉得亮堂了许多,不再那么沉重了,连脚步都轻快了些,走起路来都带着风,脸上的表情也舒缓了许多,不再那么紧绷,嘴角也有了笑意,眼中也有了光彩。

"啧啧啧,这中兴侯的胃口还真是不小呢,八十万两银子,这么巨大的一笔钱财,他也不怕一下子撑破了自己的肚子!

"

朱允炆脸上笑呵呵地说道,说话的语气中带着非常明显的讥讽意味,那笑声里充满了嘲弄,显得十分不屑,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眼神里透着轻蔑,好像已经看到了对方倒霉的样子,心里觉得特别解气,仿佛积压多时的闷气终于找到了出口,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

他这会儿的心情正是好的时候,多日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似乎一下子就被扫空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着,露出了这些天来难得一见的笑容,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连带着看周围的景物都觉得顺眼了不少,仿佛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呼吸都顺畅了,胸膛也挺直了,走路也带劲儿了。

原本他还一直感到忐忑不安,心里担心这个消息会不会是假的,倘若真的是假消息,那到时候可就白白高兴一场了,那种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失望是他非常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所以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不让自己过早地欣喜,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不敢有丝毫大意,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落入陷阱,重蹈覆辙,那将是致命的打击,会让他们万劫不复,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让自己尽量不那么激动,努力保持着冷静和理智的状态,生怕一个不慎又落入什么圈套,重蹈之前的覆辙,再次陷入被动的局面,那将是他们无法承受的,也会让他们成为笑柄,被人指指点点,那滋味比死还难受,是他绝对不想再次体验的,那种屈辱感至今记忆犹新。

可是现在,消息终于得到了确切的确认!

这让他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落到了实处,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担子,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连呼吸都变得畅快起来,胸膛都挺直了不少,说话的声音也洪亮了些,底气足了很多,感觉自己又有了力量,又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

朱棣的手下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买通了朱煐府上的三个下人,而这几个人说的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朱煐确实是有受贿的嫌疑,并且受贿的金额高达八十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感到难以置信,超出了寻常人的想象。

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听着就让人头晕,心跳都要加快了,手心都有些发潮,后背也有些发凉。

一个人说可能是,那或许真实性还有待考察,可府上三个人全都说可能是,这说明了什么?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事情的真实性大大增加了,基本可以确定就是真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证据已经相当充分了,不容置疑,这下看朱煐还怎么狡辩,还有什么话好说,这次他是插翅难逃了。

这基本上已经可以断定,朱煐这家伙当真是受贿了!

而且数额如此巨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证据就摆在眼前,容不得他抵赖,想赖也赖不掉,这次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让他知道厉害,让他尝尝得罪他们的下场,让他后悔莫及。

而且金额最少也是八十万两银子!这个数字让人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多钱堆在一起该是多么大的一堆啊,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心跳加速,手心都要出汗了,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寻常人家几百年也攒不下这么多,足够养活一支军队了,这朱煐的胆子也太大了,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因为又有新的消息传过来说,那个胡老三又往朱煐的府上送银子了,这次的具体数目眼下还不太清楚,但想必不会是个小数目,肯定又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百万两了,那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让人听着就觉得头晕目眩,难以置信,这朱煐的胆子也太大了,简直是在刀尖上行走,不知死活。

"年轻人啊,还是太年轻了,干出了一点点成绩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做事没有分寸。

"朱棣的心情也很是不错,说话的语气都变得轻松了不少,带着一种长辈评价晚辈的口吻,显得很是老成持重,仿佛已经看透了一切,对年轻人的行为很是失望,觉得对方太不成熟了,迟早要吃亏,而且这次就要吃个大亏,栽个大跟头。

燕王府学宫的那次失利固然让人感到心痛,可眼下对手犯下的这个致命错误让他心里觉得爽得不行,仿佛已经看到了报仇的希望就在眼前,这种快意难以言表,让他感到一阵舒畅,多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连眼神都变得锐利起来,充满了斗志,恨不得立刻就能行动,给对手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再也嚣张不起来。

"想必也是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一时之间抵挡不住诱惑,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钱财动人心啊。

"

朱棣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理解,但更多的是幸灾乐祸,觉得对方终于露出了破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这下可有好戏看了,看朱煐还怎么嚣张,怎么得意,怎么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

"啧啧啧,八十万两银子,这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哪怕是孤也会心动不已啊。

"

朱允炆眯着眼睛不由地咂了咂舌,脸上露出了比较复杂的神色,那神色里有惊讶,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羡慕,显然是被这个数字震撼到了,心里也在盘算着这笔钱的用途,想着要是自己有了这么多钱能做什么,能买多少东西,能办多少事,能养多少兵,能做成多少大事。

他扪心自问,朱煐这个人还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太明显的毛病,但这八十万两银子,这换谁谁能扛得住?

这么巨大的诱惑确实很难让人抗拒得了,毕竟这不是个小数目,任谁都会动心,这也是人之常情,他觉得自己也未必能把持得住,说不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毕竟钱财的诱惑太大了,很少有人能抵挡,这是人性的弱点,难以克服。

"不止八十万,最近又有消息传过来说,胡老三那个商贾又往朱煐府上送了不少的银子。

具体的数额现在还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朱棣在旁边补充道,说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似乎对这条消息很有把握,认为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不容置疑,就等着最后确认了,到时候就能动手了,给朱煐一个狠狠的打击,让他再也爬不起来,永无出头之日。

"啧啧啧,这些商贾还真是有钱,这又送!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

朱允炆不由地再次咂了咂舌,对商贾们所拥有的财富感到非常惊讶,这种财富积累的速度实在令人咋舌,超出了他的认知,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也有些好奇,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用了什么手段,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本王已经派人去仔细调查了,这第二批的钱很多都来自之前购买我们燕王府学宫名额的商贾,想必是人心思动,咱燕王府学宫不让办了,这些人就想走稷下学宫那条路子,真是见风使舵,哪边有利就往哪边倒。

"

朱棣语气平静地分析道,显然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楚,心中早已有了判断,知道该怎么应对,这次一定要让这些商贾知道厉害,让他们后悔自己的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

"哼!一群见风使舵的商贾,一点信义都不讲,根本靠不住。

"

朱允炆冷冷地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了非常不屑的神情,对这些商贾的行为很是鄙夷,觉得他们毫无原则可言,只知道追逐利益,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谁给的好处多就往谁那边靠,完全没有忠诚可言,这种人最是可恨,不值得信任,迟早要吃亏。

朱棣没有再说话,朱允炆不由得转头看向朱棣,两个人四目相对,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的意思,有默契,有决心,也有即将行动的果断,一切尽在不言中,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彼此都懂,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该怎么配合,怎么一起行动,怎么共同对敌。

他们都没有再开口说话,但这不言中的对视却已经说明了一切,彼此心里都明白对方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这种默契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该什么时候动手,该怎么配合,这次一定要成功,不能再失败,不能再让对手逃脱,必须一举成功。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报仇的机会终于等到了!

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几乎快要失去耐心了,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闪烁,触手可及,只要伸手就能抓住,这次一定要牢牢把握,不能再让它溜走,不能再错失良机,必须果断行动。

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允炆,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些日子以来在朱煐身上吃的憋,受的那些气,这些回忆让他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复仇欲望,恨不得立刻就能看到朱煐倒霉的样子,一解心头之恨,那将是多么痛快的一件事,想想就让人激动,心跳都要加快了,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仿佛要燃烧起来,充满了力量。

朱棣想到了自己自从进入京城以来遇到的种种不顺心的事情,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难看至极,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让他记忆犹新,每次想起都觉得心里堵得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胸口发闷,喉咙发紧,十分难受。

自从入京之后,很多事情都不顺利,而但凡是遇到和朱煐有关的事情就没有一件是顺利的,这家伙就像是刻意在针对自己一般,处处与自己作对,这种被针对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心里憋着一股火,无处发泄,只能强忍着,这种感觉非常难受,让他夜不能寐,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这些事情,搅得他心神不宁。

刚入京的时候,朱棣想要通过当街纵马犯下一点小错,以此来抵消自己不遵诏令晚了回京时辰的大错,结果刚刚进入京城,刚刚在朱雀大街开始纵马,就被朱煐带着人给直接挡住了去路,这个意外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让他措手不及,计划彻底落空,功亏一篑,所有的算计都白费了,还得罪了人,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闹出人命来,朱棣只好和自己的心腹们勒马停住,这个决定让他事后回想起来很是懊悔,觉得当时应该再果断一些,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了,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法改变,只能接受现实,但这个教训他记下了,永远都不会忘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谨慎。

结果朱煐这家伙借题发挥,拉着燕王府的众人前往应天府府衙进行对峙,靠着一本大明律直接把朱棣和他带来的所有心腹都给送进了大牢,这一手玩得实在漂亮,让他猝不及防,吃了个大亏,颜面尽失,成了众人的笑柄,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扔在大街上,无地自容。

想到那天所经历的事情,朱棣直到如今心里头都久久无法平静下来,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窝火,那种屈辱感至今难以忘怀,像一根刺扎在心里,让他寝食难安,夜不能寐,翻来覆去地想着那天的事情,越想越气,恨不得时光能够倒流,让他重新选择,改变那个令人懊悔的决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