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白马山工业基地(5)(2 / 2)
“一开始,我对煤炭干馏之后剩下的这些废液并没有什么头绪。”
达·芬奇一边说着一边舀起一勺粘稠状的黑褐色液体,一股子比先前的醋味要浓烈得多的焦臭味当即弥漫开来。
“直到从石铁木的干馏液中分离出、与这些「煤焦油」气味、外观、密度都十分相似的「木焦油」,我才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巧合。”
达·芬奇说着又起开另一个贴着「石铁木焦油」标签的橡木桶,示意李维上前一观。
内里贮存的液体,果然与达·芬奇勺中的「煤焦油」至少在外观上一模一样。
“于是我开始尝试分别用煤炭和木炭作为燃料,来干馏煤与木头——这种控制单一变量的交叉实验,还是李维子爵您定下的思路,想来不需要我赘言了。”
谈及自己的研究成果,达·芬奇眼中的光芒愈亮,语速也是飞快:
“结果就是无论如何,都会有「煤焦油」与「木焦油」出现——我也由此排除了燃料因素对干馏结果的干扰、确认了这是两种独立存在的溶液。”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没能分离出「木焦油」……从后续的验证实验来说,我推测是松木的树脂含量过高、和产量较少的「木焦油」互相溶解,干扰了我们的观察。”
“1立方米的松木,干馏可以获得100~200公斤的木炭,80~100公斤的木醋粗液,松脂和木焦油的混合液50~80公斤,木精粗液3~5公斤。”
“但倘若换成树脂含量低的石铁木,虽然树脂和木焦油混合液的总产量下降到20~30公斤,可这混合液中就基本是李维子爵您所见到的木焦油了,石铁木脂的含量低到几乎难以分离。”
“在我们已经尝试干馏过的四十三种树木中,可以明确,树脂、焦油、木精以及木炭的含量因树种而异,且没有哪个树种能够分离出全部四种成分——以我们当下的技术手段而言。”
“由此得出的、另外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树木的坚硬程度、受力强弱与它的油脂含量负相关;越是油脂含量高的木材,在日常生活中越是难以作为建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木’……”
木材化学家·达·芬奇无比顺滑地跳转到了建筑领域。
“我们可以据此缩小干馏的选材,不必急于每一种木材都去尝试了。”
末了,达·芬奇又再度将话题转回了木材化学。
李维鲜少有跟不上别的法师的实验思路的时候,但这一次,他的大脑确实有些过载了。
默默咀嚼了好一会儿,李维最终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麻烦达·芬奇先生您稍后把详细的实验报告递上来。”
“还有就是,我们一件一件来——您刚才说的这些,和作为高炉炼铁燃料的无烟煤炭处理工艺又有什么关系?”
被李维这么一打岔,达·芬奇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跑题了,不由得尴尬一笑:
“正如先前所说,我尝试过用煤炭作为燃料干馏木材。”
“在一次意外地干馏室爆炸中,搜集到一半的木焦油整个地泼洒到了干馏室的燃料室中,整个工厂当即被海量的蒸汽淹没……”
“等到我们最终扑灭那场火后,燃料室还在阴燃的煤炭,迸发的居然是罕见的、蓝色的火焰!”
达·芬奇打了个响指,一朵微弱的、橘黄色的小火苗在空中迸裂:
“我当时高兴极了!到底要多高的温度,才能让火焰变成蓝色呢?!”